当前位置:首页 -少年百科 - 电子书 - 正文*

中华圣贤经典——义(7)

国学链接: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的主要内涵

中国传统孝道文化是一个复合概念,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既有文化理念,又有制度礼仪。从敬养上分析,可以用十二个字来概括,即:敬亲、奉养、侍疾、立身、谏诤、善终。

1. 敬亲。中国传统孝道的精髓在于提倡对父母首先要“敬”和“爱”,没有敬和爱,就不能称之为孝。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也就是说,对待父母不仅仅要物质供养,关键是要投入对父母的爱,而且这种爱是发自内心真挚的爱。没有这种爱,不仅谈不上对父母孝敬,而且和饲养犬马没有任何分别。同时,孔子认为,子女履行孝道最困难的就是时刻保持这种“爱”,即心情愉悦地对待父母。

2. 奉养。中国传统孝道的物质基础就是要从物质上供养父母,即赡养父母,“生则养”,这是孝敬父母的最低标准。儒家提倡在物质生活上要首先保障父母,如果有肉,要首先让老年人吃。这一点尤其重要,要给父母在物质上以充分的保障。

3. 侍疾。老年人年老体弱,容易得病,因此,中国传统孝道把“侍疾”作为重要内容。侍疾就是如果老年父母生病,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给父母在精神上更多的关怀。

4. 立身。《孝经》云:“安身行道,扬名于世,孝之终也。”这就是说,做子女的要“立身”并成就一番事业。儿女事业上有了成就,父母就会觉得无比光荣。因此,终日无所事事,一生庸庸碌碌,就是对父母不孝的另一种表现。

5. 谏诤。《孝经》谏诤章指出:“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也就是说,在父母有不义的时候,不仅不能顺从,而应谏诤父母,使其改正不义,这样可以防止父母陷于不义。

6. 善终。《孝经》指出:“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儒家的孝道把送葬看得很重,因此子女在丧礼时要尽各种礼仪。

诸子之言:

孔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这句话高度概括了“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孝文化在我国绵延几千年,《尚书·康诰》中已有周公重视“孝”、“友”的记载,他认为人之罪恶莫大于“不孝不友”。孔子还将孝和礼结合起来,说对父母长辈,应该“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又说:“今之孝子,是谓能养。天下犬马,皆能有所养,不敬,何以别乎?”意思是,如果只是供养父母,动物也能做到;对父母不是发自内心的尊敬,和对普通的动物又有什么区别呢?

孟子亦曰:“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指出道德必须以“仁义”为核心,以“孝悌”为基础,一个人如果不懂得孝敬父母,就丧失了做人的起码资格。孟子还说:“孝子之至,莫大于尊亲。”更提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韩非子认为,孝应“家贫则富之,父苦则乐之”。“孝”的意义已被扩大:广度上,“孝”应推广为社会道德伦理,深度上,“孝”不只是一种感情牵系,而应付诸于实际行动。

对于父母的孝,看似简单,其实还是要花费心思的。因此孝应该从心中往外“溢”,心中有“敬”,行动上才有“义”。

延伸思辨:孝要发自内心

子夏来问孝,孔子说色难。什么叫色难?就是态度很难。要真正做到孝顺,态度很重要。比如我们下班同家,感到累得要命,而爸爸躺在床上,吩咐倒杯茶给他喝。做儿女的茶是倒了,但端过去时,沉着脸,把茶杯重重地一搁,用生硬的语调说:“喝嘛!”子女要知道,这个时候父母的心里其实很难受。因此,孝道第一个要敬,这是属于内心的;第二个则是外在的色难,指的就是态度。

现代人在社会和自身生活的双重压力下往往疲惫不堪,且充满铜臭味,他们的情感世界逐渐变得功利和麻木,经常把别人当做自己实现目的的工具。于是亲情逐渐被物质和金钱所取代,善良和真爱也被淹没。别以为每个月给生活费或给钱雇佣保姆来照顾老人,或者节假日送给老人许多东西就算尽孝了。这离真正的尽孝还相差甚远。一个人生活幸福与否主要取决于他的精神感受,而不是取决于他的物质环境。子女和颜悦色地对待父母,比那些物质刺激有效持久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