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少年百科 - 电子书 - 正文*

中华圣贤经典——义(7)

诸子之言:

《百喻经·治秃喻》:“世间之人,亦复如是。为生老病死之所侵扰,欲求长生不死之处。”人生在世必定要经历痛苦,一辈子被生老病死侵扰,因而人们总是企图寻求长生不老之术。其实人的一生十分短暂,生命也必然要走向终结,长生不老的想法也不可能实现。很多诗句都说明了生命的短暂,如:

《古诗十九首》:“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陶渊明说:“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

曹植说:“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霞。”

李白说:“三万六千日,夜夜当秉烛。白日何短短,百年若易海。”

朱熹曰:“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这些诗句无一不说明人的一生稍纵即逝,如此看来,人生不过是个自然的轮回,生死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所以,面对死亡要有坦然的心态,毕竟生死一体,死亡是一个人完整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能直面死亡而处变不惊才是大道义的体现。

延伸思辨:悟透生死是为大义

庄子说:“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讲的是生命的规律。庄子认为养身是为了长寿,追求功名财富是为了享受有限的人生。但是任何人都无法避免的就是死亡。所以,把生死悟透才能参透人生的意义。

有的人一发现自己脸上有了皱纹,或者头上有几根白头发,就发愁不已,这是不懂得自然的道理。对于生死要听其自然,这样才能拥有潇洒自在的人生。

《伊索寓言》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老人上山砍柴,他走了很远的路,又渴又累,只好把柴放到路边歇息一会。他还顺口说了句“哎!还不如死了算了”。死神听到这话,就赶忙问他:“你需不需要我帮忙啊!”老人并没有要求死神把他带走,反而说:“请你把那捆柴放在我的肩上!”寓言中的老人心态上的变化,很有意思,也足见人生的道理。

人有出生的一天,也必定有死亡的一天,就像是白天和夜晚的更替一样,是自然的规律,每个人都逃不掉。所以,我们应当在生的时候不欢天喜地而且能足够珍视,死的时候不呼天抢地,无拘无束地来去,潇洒从容。

精彩典故:

庄子鼓盆而歌

惠子(惠施)听说庄子的妻子死了,心里很难过。因为和庄子是多年的老朋友,惠子便急急忙忙向庄家赶去,想对庄子表示一下哀悼之情。可是当他到达庄家的时候,却对眼前的情景大为震惊。只见庄子叉开两腿,像个簸箕似的坐在地上,手中拿着一根木棍,面前放着一只瓦盆。庄子用那根木棍一边有节奏地敲着瓦盆,一边唱着歌。

惠子先是惊讶,然后是不满,再后来就愤愤不平了。他怒气冲冲地走到庄子面前,然而庄子略微抬头看了他一眼,依旧敲盆、唱歌。惠子忍不住了:“庄子!尊夫人跟你一起生活了这么多年,为你养育子女,操持家务。现在她不幸去世,你不难过、不伤心也罢了,竟然鼓盆而歌,实在是太过分了。”

庄子听了,这才缓缓地站起身。惠子也预感到自己说的话有点过,他看到庄子脸上有淡淡的悲伤,眼圈也红着。惠子不觉暗暗叹了口气:“这个庄周,对什么都是淡淡的,总让人捉摸不透。”

庄子说:“惠兄,感谢您老远的跑来吊唁。其实,妻子刚刚去世的时候,我怎么不流泪呢!只是细细想来,妻子最初是没有生命的;不但没有生命,而且也没有形体;不仅没有形体,而且也没有气息。在若有若无、恍恍惚惚之间,那最原始的东西经过变化而产生气息,又经过变化而产生形体,又经过变化而产生生命。如今她虽然已经死了,即已没有生命。这种变化,就像春夏秋冬四季那样运行不止。现在她静静地安息在天地之间,而我却还要哭哭啼啼,岂不是很不通情达理,又怎能流泪呢!”

当代镜鉴:欣然接受世间一切

无论是哪个民族的传统,出生和死亡都是生活中重要的事件,因此就出现了一系列迎接和送别的仪式。即使在21世纪的今天也是如此。这时,我们就应该学习庄子对待生和死的“齐一生死”的思想,即生和死是一体的,因而死并不可怕。关于庄子的生死论,西方的哲学家也发出了几乎相同的声音。德国人布洛赫在《死亡研究之旅》中说:“人们会避开最后的恐惧吗?其实这根本算不上恐惧。如果一个健全的人始终绝望,有时竟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感觉。恐惧一变就会成为罕见的好奇,换句话说,以指导死亡对自身作用为乐事。因为死亡本身是一场固有的巨大变革,它会令人产生激情。上述好奇之心把徐徐落下的一幕,一变而为慢慢开启的幕布。”

玛丽是一名公务员,被医生诊断患上了恶性肿瘤,只能活三个月,于是她开始准备自己的后事。她请来了牧师,并且告诉他自己的葬礼上要吟什么样的韵文,愿意穿什么样的衣服下葬。她还让牧师把自己喜欢的《圣经》放在身边。牧师听完她的叮嘱就准备离开。

“还有一件事,”玛丽好像想到了什么重要的事,很高兴地说:“这很重要,我希望在埋葬的时候右手能拿着一支餐叉。”

牧师感觉很奇怪,玛丽笑着解释道:“每次我在单位吃饭的时候,总记得服务员在菜盘收走的时候说:‘把餐叉留着。’我很喜欢那个时刻,知道要吃到更好的东西了,比如苹果馅饼和巧克力蛋糕。”

说到这里,牧师和玛丽都涌出了快乐的泪水。他知道这是他们的最后一面,但是他知道玛丽比他更能理解天堂的意义,她知道更美的东西就在不远的前方。面对死亡,玛丽是那样泰然处之。

世间万物都有始有终,生是开始,死是终结,死亡是生命的最后一个过程,因为它的存在,生命才能更加完整。所以,即使面对生老病死,我们也不要惧怕,要知道这是生命的规律。看透生死,笑对人生,我们才能更好的享受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