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成身退”的思想,在今天对许多人来讲已经不太灵验。有人认为它会使人失去积极的进取心,从而安于现状,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就错误地理解了这句话。事实上,这里提出的“功成身退”仅是一种退守策略,是指一个人能把握住机会,获得一定成功后名利已有,见好就收。
在现代,台湾作家林清玄就是“功成身退”的典型代表。
林清玄,台湾作家中最高产的一位,也是获得各类文学奖最多的一位。17岁开始发表作品,30岁前得遍了台湾所有文学大奖,然而就在人生高潮,林清玄遁入空门。在入佛门的三年间,他看过近两千部佛经。他说,自己最大的收获是找到“什么是生命中最有价值的东西”。在他看来,一个人活在世界上,最重要的就是确定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两者都来自于你对“内在种子”的了解,了解了种子,确立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你就不会被外部世界所动。
外界常给他的一生冠以“传奇”二字,林清玄却笑言:“我追求的人生只有四个字:‘理直气和。’”也正因为有这样的思想,才使得他的作品富有禅意和人生哲理,他本人也在“功成身退”之后,享受着生活的另外一种美好——超脱世俗,清静无为。
事实上,隐退与否,因人而异。最后理想的结局就是“功成身退”、“告老还乡”,能保平安,此乃“天之道”也。历代用人者也都倾向于录用“知退者”,就是因为他们即使有退意但是依然对君主持有忠心,也极少生事。
现在的领导者也要有所反思,不要在太多的功名利禄中迷失了自己。懂得功成身退的领导,才能识时务,给自己留有余地,知道何时保全自己,何时成就别人,以儒雅之风度来笑对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