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对“巧言令色”的斥责,在论语中就出现过三次,第一次就是“巧言令色,鲜矣仁”。另外两次分别为《公冶长》中提到的:“不知其仁,焉用佞?”此外,还有曾子在《洋阳货》中说的“胁肩谄笑,病于夏畦”。意思是说:耸起两个肩头,做出一副讨好人的笑脸,这真比顶着盛夏的毒日头在菜地里干活还要让人难受啊!
诸子之言:
孔子说:“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在孔子看来,君子以公正之心对待天下众人,不徇私护短,没有预定的成见及私心;小人则结党营私。可见,小人就是善于“巧言令色”者,孔子并不提倡。
孔子的这一观点,在后世也得到了响应。司马光也说:“人臣之谊,宜直言正论,非苟阿意顺指。”作臣子的道理,应当是直言无隐,陈述正当的观点,决不苟且地逢迎和顺从上级的意图。人际交往也一样,要心胸坦荡,不能没有原则地曲意逢迎。
诸葛亮在《前出师表》中说:“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亲贤臣远小人,才能广纳郭攸之、向宠等人的良言,才能“昭平民之理”,不让奸邪得势,造成内外异法,赏罚不明。由此看来,为人处事襟怀坦荡,才能赢得别人的信赖,才能成就大事。
延伸思辨:不要以“巧言令色”来判断人是否讲道义
什么是“巧言”?就是能说会道的人。孔子就说,有些人很会说,表面上讲义气讲得头头是道,可这样的人未必可信。“令色”是看上去好像很讲道义,但是假的,是“鲜矣仁”,很少真能做到“义”。
孔子提倡人们要正直、坦率、诚实,不要口是心非,表里不一。所以要远离那些心口不一的小人。这符合孔子培养健康人格的基本要求,也是我们在为人处事时应该学习的方面。但是从现代社会对社交的环境来看,孔子的这句话有其局限性。
巧字一般是指聪慧、灵巧、美好之意。《诗经》里有诗句如巧笑倩兮,巧言如簧;令字亦是指好的、善的,《诗经》里有诗句如“如圭如璋,令闻令望”。孔子也说过:“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看来宰予的确是巧言令色讨人喜欢,其实真诚不真诚,合时宜不合时宜,仁义不仁义和“巧言令色”无关,不要一味地以是否巧言令色来判断一个人是否讲求道义。
现代社会中也一样,言辞婉转、春风满面的人更容易让人接受。从我们自身考虑,也很少有人喜欢身边都是不苟言笑的严肃面孔。这是因为现代社会人与人交流很频繁,陌生人之间的交往也很多,并且人和人之间有平等的地位。这种情况下,为了和平的交往、良好的沟通,就需要我们适时地“巧言令色”。
既然如此,我们就不要以“巧言令色”来判断人是否讲道义,而应该积极地学习别人“巧言令色”的技巧,将其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不断拓展自己的人际网络。
精彩典故:
先生巧言解梦
古代有一个国王,晚上睡觉的时候做了一个梦,梦到自己满口牙掉光了,于是便找了两个解梦的先生。第一位先生说:国王啊,您家里人都死了之后,您才是将要死的人。第二位先生说,至高无上的国王啊,您是所有家属和亲戚中最长寿的一位。虽然这两个先生说的是一个意思,但是第一位先生说的话使国王生气了,给了他一百棍子,但是第二位先生表述得比较委婉,在二人之中占据了优势,达到了解梦的目的。同时,他也得到了国王赏给他的一百两黄金。
东郭巧言令色知伐莒
齐桓公和管仲商量伐莒,还没有商量出结果,但是国人都知道了,齐桓公对此事有些奇怪,便以此问管仲。管仲说:“国内必有圣人!”齐桓公叹道:“嘻!今天我到城墙上巡视在下边干活的民工,有一个拿拓水杵的人一直向上注视我,估计就是他吧?”于是齐桓公命令这些人重新来服役,并且不得由他人代替。没过多长时间,卫士们带上了一个叫东郭的人。管仲说:“此必是要找的人!”于是,命令迎宾侍者站立台阶两边,把东郭迎接进来。
管仲说:“是您说我国要伐莒的吗?”他说:“是的。”管仲说:“我没有说过要伐莒的话,您为什么要这样说呢?”东郭回答说:“君子善于谋断,小人善于揣测。这是我暗自推测出来的。”管仲说:“我没有说要代莒,您怎么去推测呢?”东郭回答道:“我听说君子有三种脸色:悠闲自得、宴享喜乐的时候,是钟鼓之色;愁闷悲伤、清静无为的时候,是丧服之色;勃然奋发、踌躇满志的时候,是兵革之色。有一天,我望见国君在城台之上,一脸踌躇满志的神情,这是兵革之色。国君嘴动而不发声,所说的是莒的口形;国君举手臂而指,指的方向与你所指的都同样是莒国。正因为此,我私下猜测现在我们周围未臣服的小诸侯国只有莒国,所以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