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少年百科 - 电子书 - 正文*

中华圣贤经典——义(4)

第二天国王问老汉说,你为什么敢收留那个人?你就不怕惹上杀身之祸?而且你就那么放他走了,你也不问问他的身份?

老汉淡淡地跟他说,在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人就是眼下需要你帮助的人,最重要的事就是马上去做,最重要的时间就是当下,一点也不能拖延。

那个国王恍然大悟,他那三个久思不解的哲学问题,这一次竟然得到了合理的解释。

的确,在现实社会中,我们和别人交往也是一样。虽然我们的力量可能很微不足道,但是只要条件具备,就要为别人多做些有益的事情,尤其是对那些处境不是很好的人,我们要尽量为他们提供便利的条件,让他们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感受温暖,得到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互助、友爱的氛围,使整个社会在一片和谐的环境中得到发展。

8.追求中庸,圆通处世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

译文:孔子说:“中庸这种道德,是最高的了,人们缺乏它已经很久了。”

国学链接:孔子的中庸之道

孔子一生推行仁政和德政,用仁、义、礼、智、信教化民众,追求天下大同,主张“和而不同”。他的思想基础和世界观就是“中庸”,也就是后来人们常说的“中庸之道”。

何谓“中庸”?“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道。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是不偏不倚,中正,无过不及。中者天下之正道。庸不易谓之庸,不偏离正常。

在强调个人修养方面,孔子也十分推崇中庸之道。子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意思就是说,人与人相处,行中庸,遇事心平气和,包容共济,相互谦让,文明处世,礼貌待人,人们就会减少摩擦与争斗,化解社会矛盾,实现人际交往的和谐共处。

诸子之言:

“中庸”是儒家的伦理思想,儒家以此为最高的道德标准,并作为处理问题的原则和方法。“中庸”一词最早见于《论语·雍也》:“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据不完全统计,《论语》中提到“仁”的地方有109处,而提到“中庸”一词却仅一处而已。所以学者一般认为,“中庸之为德”并非孔子思想体系中的核心命题,他们认为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就在于“仁”,“仁”与“中庸”的关系在《论语》中并不明晰。直到战国时期,从孔子的学说中发展出思孟学派和荀子学派,才将孔子的“中庸”思想发展壮大,“中庸”方成一个独立的哲学范畴。

《中庸》:“君子依乎中庸,世不见知而不知悔,唯圣者能之。”也说明了中庸在为人处事中的重要作用。但是知道中庸的重要性是一个方面,关键还是要活学活用。东汉的郑玄就对此做出了解释。

郑玄解释《中庸》说:“名曰《中庸》者,以其论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

到了北宋,程颢、程颐重新注释《中庸》,他们对“中庸”一词的诠释为:“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南宋朱熹作了《四书章句集注》,其中对“中庸”一词的诠释为:“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而平常之理,乃天命所当然,精微之极致也。”

马道宋先生在他的著作中将《中庸》解释为:“中,是做事之准,恰到好处;庸,是做事之狠,坚定不移。中是智者,庸是强者。”

在《中庸》中,还有这样的解释:“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朱熹对此加注曰:“喜怒哀乐,情也。其未发,则性也。无所偏倚,故谓之中。发皆中节,情之正也。无所乖戾,故谓之和。大本者,天命之性,天下之理,皆由此出,道之体也。达道者,循性之谓,天下古今之所共由,道之用也。此言性情之德,以明道不可离之意。”

延伸思辨:圆通而不圆滑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这句话虽然是《论语》中唯一一次出现过“中庸”的语句,但《论语》中中庸的思想却常常出现,如孔子在评价他弟子的时候说:“高柴愚直,曾参迟钝,颛孙师偏激,仲由鲁莽。”在孔子看来,他的这些学生各有所偏,不合中行,对他们的品行和德行必须加以纠正。

孔子也说:“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道其不行矣夫”等等。

说到底,中庸就是不偏不倚,坚持中立,求得自保,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圆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