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少年百科 - 电子书 - 正文*

中华圣贤经典——仁(3)

汉朝时,有位名叫江革的人,因为从小没了父亲,靠母亲一人抚养长大,孤儿寡母相依为命,很是不易。好不容易江革长大了,日子好过一些了,天下却又变得不太平起来。因为住地盗贼猖獗,江革就背了母亲逃难去。在路上,他们有好几次碰到那班作乱的盗贼,要把江革掳去,和他们一同去做盗贼。每当这时,江革总是流着两行眼泪哭诉说:“我有老母在这里,要人供养。我怎么能和你们一同去呢?”强盗们本也是被逼而落到这种地步,见他如此孝顺,也引发了心中的慈悲念头,不忍杀他,反而放过了他们。后来江革带着母亲辗转在下邳这个地方安定下来,并以给其他人家做工赚钱来供养母亲。

王览护兄

晋朝时的王览,他的母亲是父亲的第二个妻子,父亲的头一个妻子过世了,留下一个孩子,也就是王览的异母哥哥王祥。王览的母亲待这个继子很是不好,动辄打骂。对于母亲的行为,王览劝阻不了,只能每每抱着哥哥流泪。因为有王览的友悌行为在,王祥即使长大后也并没有对他的后母有什么不孝行为,在他娶妻后,他的后母还虐使他和他的妻子,这时王览同他的妻子,就一定会赶去帮忙。再后来王祥在社会上渐渐有了名誉,王览的母亲很妒忌他,就想用毒酒毒死他。王览知道后,抢过药酒就要喝。他的母亲急急忙忙把药酒夺来倒在地上,才算免去了一场人间悲剧,不过因为这一件事,他的母亲也终于感悟了。

因为对母亲的一份孝心,江革不肯与盗贼为伍,让社会少了一个盗贼;因为对哥哥的一份友爱,王览反对母亲欺侮哥哥的行为,处处护着哥哥,避免了一次大的家庭纠纷。一份孝悌让社会少了许多不安定的因素,让家庭和社会都多了一份和谐因子。

当代镜鉴:亲情的力量

成就一个成功的人生、一份成功的事业,其前提应该是一个幸福快乐的家庭: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家庭和睦,其乐融融。试想一个对自己的亲人都绝情寡义的人,怎能想象他会真诚地为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人献出爱心?在家不尊敬父母,到了社会上,能真正尊敬师长、上级和前辈吗?如果表现出“尊敬”,那也多半是出于利害的考虑伪装的。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年轻人去一家公司求职。经理在看了他的文凭和简历后,仿佛不经意地问了一句:“你给你母亲洗过脚吗?”

年轻人一愣,摇摇头。

经理说:“你先回去吧,我们考虑考虑,过两天再答复你。”

年轻人回到家,想经理为何要问他那个问题。这时母亲走过来,关心地问:“孩子,你找工作有结果了吗?”

年轻人说:“还没有。对了,妈妈,让我给你洗洗脚吧。”

母亲有点吃惊。难得儿子有这份孝心,就答应了。

年轻人端来一盆热水,生平第一次给母亲洗脚。母亲的双脚已经不再光滑,变得粗糙。年轻人手摸着母亲的脚,突然生出许多感动。他想起了母亲含辛茹苦养育他的种种往事,他掉泪了……

第二天,他又去了那家公司。经理说:“不是让你在家等候通知吗?”

年轻人说:“我希望尽快得到这份工作……”

经理问:“为什么?”

年轻人说:“我昨天给母亲洗了一次脚……我想尽快挣钱,让母亲过上好日子。”

经理向他伸出手:“那我就祝贺你吧——你被录取了。”

经理为什么会如此爽快地录取了这个年轻人?因为他看到,年轻人已经真正懂得了“亲情”,懂得了为人子的责任,今后他会认真工作的。

与家人的关系,是这世上最该珍惜的情感!但往往被许多人忽略,从而上演了许多“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剧。亲情是一个人善心、爱心和良心的综合表现;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经地义的美德,也是其他各种品德形成的前提。“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一个人依托父母来到这个世界上,同时又要依靠父母的辛勤养育才能长大成人。多少父母在孩子生病的日子里忧心如焚、夜不能寐;多少父母为使孩子吃饱穿暖,宁愿自己省吃俭用节衣缩食;多少父母为使孩子生活得更好一些,废寝忘食,忘我工作。孩子长大后,作为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赡养和孝敬父母乃顺理成章之事,“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既为人子,对父母行孝道应是最起码的行为标准,也就是孔子所说的仁之根本。

2.恭慎勇直,仍需适度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冷。”——《论语·泰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