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少年百科 - 电子书 - 正文*

中华圣贤经典——仁(3)

过了好半天,程颐才睡醒,得知杨、游二人在门外后,他连忙吩咐童子将他们请进来。童子出门一看,不知什么时候,天上已经下起了大雪,地上的积雪已经有一尺多深了,杨、游二人却在檐下静立如初。

其实,那年杨时已经四十多岁,而且已考上了进士,学问也相当高,可谓功成名就了,游酢也是当时小有成就的学者,难得二人还能够如此谦虚谨慎,尊敬师长,这让程颐很感动,于是将他们视为得意门生,悉心传授。此后,杨、游二人刻苦学习,终于得其真传,各自成为一代理学大师。

当代镜鉴:换种眼光看“忠厚”

现代社会是契约社会。自觉地尊重契约,任何情况下都能按契约办事,就是对全社会负责,也是对全社会忠厚。大到国家法律,小到单位规定,都是契约的一部分。现代人,应该有现代人的忠厚观——或许,我们应该用一种新的眼光看待忠厚。

在一个偏僻的小村里,有个忠厚的老人,大家平时都很喜欢他,尊重他。于是大家决定选他做村干部,而他也没有辜负大家的寄望,上任没多久,就想尽方法招商引资,完全改变了小山村的落后面貌。按理说,这样一个忠厚的长者,为村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理应获得政府的褒奖和群众的肯定,但现实却恰恰相反:他被抓进了监狱。

“为什么这样的一个人,会被抓到牢里去?”有人不解。

公安机关答疑:“他当上村干部后确实做了不少好事,但也做了不少坏事,私吞公款、贪赃枉法,最近他被人举报了,我们一查,短短两三年时间,他居然私吞公款180多万元!”

是的,我们再也不能用老眼光看待“忠厚”了。外表忠厚已经是过时的评定依据,现在我们应该把那些明明手里有权、明明有亲朋好友在权力部门工作,他也能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很自觉地遵守种种法规的人,视为忠厚之人,而不要光看他们的嘴巴是多么能说会道,他们的脑子是多么地反应灵敏,眼神又是多么狡黠,做起事来又是多么地不合常理。

当忠厚的底线从道德的花园退守到法律的铁窗边时,很难说现代人的生活是更踏实了,还是更不踏实了。

7.仁者必有大勇,不做鲁莽的武夫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

译文:孔子说:“有德行的人一定有善言,有善言的人却不一定有德行。有仁德的人必然勇敢,但勇敢的人不一定有仁德。”

国学链接:儒者之勇的三大标准

儒者之勇有三大标准:发乎仁,适乎礼,止乎义。

1. 发乎仁。

勇与仁的关系是,“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勇要以仁为基础,否则就会乱来了。例如,地痞流氓黑社会恐怖组织中,也有很多勇敢者,那些勇敢以残害生灵为目的,是不仁不义反道德的。“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论语·泰伯》)

2. 适乎礼。

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仅有卞庄子刺虎之勇还不够,还需用礼乐加以修饰,要接受礼的节制(礼是文物典章制度与社会道德规范的总称),用现代话语来说就是,勇,必须不违反法律和道德。不然,“勇而无礼则乱。”《论语·泰伯》

3. 止乎义。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论语·阳货》)勇如果没有义的约束,对官吏对百姓都有害无益。

诸子之言:

关于“勇敢”,南北朝时皇侃《论语义疏》引晋代李充的话,说:“陆行而不避虎兕者,猎夫之勇也。水行不避蛟龙者,渔父之勇也。锋刃交于前,视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知穷之有命,知通之有时,顺大难而不惧者,仁者之勇也。故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都是勇敢,看得见的遭遇和表现不同,看不见的精神状态和指导原则也不一样。猎夫、渔父之勇固然令人赞叹,但其面对的仅仅是自然界的一事一物,行为毕竟单一,思想毕竟简朴。当他们面对更复杂的人类社会时,还能够在各种情况下都正确地表现出勇敢吗?也许,其中某些人的勇敢会变成鲁莽和粗暴,乃至蛮横无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