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少年百科 - 电子书 - 正文*

中华圣贤经典——智(6)

以此观之,我们先由狷者做起,有所不为;再升至狂者,有所必为;然后以“中行”为目标,当行则行,当止则止。

诸子之言:

《孟子》中有:“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译:人要有所不为,然后才能有所为。)

范晔《后汉书》有:“然则有所不为,亦将有所必为者矣;既云进取,亦将有所不取者矣。”(译:因为有所不为,所以才能有所为;所谓的进取,也是因为有所舍弃。)

朱熹曰:“圣人本欲得中道之人而教之,然既不可得,而徒得谨厚之人,则未必能自振拔而有为也。故不若得此狂狷之人,犹可因其志节而激励裁抑之,以进于道,非与其终于此而已也。”(译:我们的圣人本想要找到行事中庸之人,但这是很难的,所以就找那些谨慎厚道的人,虽然他们未必能够自己振作精神而有所作为。而那些志高狂放的人,则给予他们适当的劝告让他们有所收敛。给他们提供适宜他们发展的建议,从而帮助他们接近于中庸之道。)

《论语集解》引:“狂者进取于善道,狷者守节无为。”

孔子在此阐明了自己为传播圣贤之道而采取的一种权宜态度。中行之人,就是行中庸之道的人。所谓中庸,主要是就人的修养境界而言,喜怒不形于色,凡事能够保持中正,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对于任何人或事,都不表露感情,不讲任何带有倾向性的意见。孔子认为这种人太少,不易得到。而与此同时,他也看到了“狂”与“狷”的可取之处。

汉代史学家班固说:“昔仲尼称不得中行,则思狂狷。”就是说,当初孔子因为找不到合乎中庸之道的人,就希望得到那种性格进取与拘谨保守的人。

延伸思辨:“有所不为”而后才能“有所为”

我们现在要学习的就是从“狷者”——有所不为开始。有些事情不是不能做、不愿意做、不敢做,而是不屑于做。“不屑于做”就是有所不为,有所不为然后才能有所为。

“进取”代表奋发上进。人活在世上的时间有限,人生不过短短数十寒暑。进取代表对生命有所期许,不受年龄、时间的影响。如果没有进取之心,会错过许多生命的精彩。生命也需要积累丰富的经验,包括各种人生际遇,如果没有读书学习,就无法用比较完整的概念架构来加以整理,那就很可惜了。

反之,如果人到中年还继续上进,知识的成长与经验的增加相配合,就会感觉到自己的生命好像是一件艺术品,可以反复欣赏揣摩,在选择时也会更自由。因为知道自己为何选择,以及选择的结果,即使要付出代价,也都心甘情愿。如此一来,整个人就显得进退从容,生命掌握在自己的手上,能够主动操控的能力愈来愈强。这就是狂者的进取。

最难的是“中行”,这是一种高度修养。简单地说,就是“当狂则狂,当狷则狷”,该进取时,奋发向上的斗志就表现出来;该有所不为时,也可以退缩保守。这牵涉到一个人的判断力问题,一方面是理性的判断,另一方面是自己对行为的掌控能力。有时候我们可以做出相当正确的判断,但对自己的行为控制不了,这就是中行的困难。

交朋友时,首先要找的是“狷者”,这样的朋友一定要是对某些事情有所不为,或有所坚持的人;进而希望找到“狂者”,与他交往时会发现,他在不断进步的同时也能够带动自己跟着进步。

精彩典故: 陈平总揽全局

汉朝时,汉高祖刘邦统一天下,取得了楚汉战争的胜利。刘邦身边有一位著名的谋士——陈平。此人年纪虽轻,却是韬略满腹,足智多谋,跟随刘邦南征北战,东挡西杀,为刘邦提出了许多好的计谋,对刘邦夺得天下有很大的贡献,颇为刘邦所赏识。刘邦去世后,汉文帝继位,这时陈平已步入晚年,他被汉文帝封为宰相,和名臣周勃一起辅佐文帝治理朝政,管理天下大事。

有一天,文帝传下口谕,要召见陈平和周勃。两人接旨后赶忙进宫见驾。汉文帝让两位宰相落座后笑问:“周爱卿,朕问你,你日理万机,事务繁忙,你可知经你手处治裁断的事,一年大约有多少件吗?”周勃跪在地上一听,心中一震,思索半天说:“臣愚拙,实在记不清到底每年处理多少事务了。”文帝听罢有些不悦,便又问道:“那么你可知道我国国库一年的收支有多少吗?”周勃此时已经不知所措,额上背上尽是冷汗,声音都有些颤抖了:“这……”他又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出来,只是叩首谢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