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学生公孙丑也曾称赞孟子是圣人,向孟子表达自己的崇敬之意,但孟子并没有因此陷于狂妄自大的心态中。因为一个人如果自满的话,他就不会有成长的空间了。孔子与孟子都是不敢自居为圣人的,儒家对人格修养的要求是永无止境的。
由此可知,所谓浩然之气,是把人的生命力发挥到极致,抵达与万物相通、畅然行于天地之间的地步,使自己在任何处境都很自由自在。正道是指人生的光明大道,是人人都可以走的,也是指人生要好好行善,同时长养自己的智慧之心,然后就能内心坦荡而自得其乐,一无所缺而永远上进。
精彩典故: 戴渊学成
东晋时有一个名叫戴渊的人,年轻时是一个游手好闲的人,他不学无术,还经常召集一伙地痞到处寻衅滋事,骚扰邻里百姓,是出了名的小流氓,气得他父亲将他赶出家门。没有人管束,戴渊更加无法无天,干起了打家劫舍、拦劫来往舟车的罪恶勾当。
有一天,戴渊在江边看到一条大船沿江逆流而上,船头船尾装满了箱子,船上只有几名船夫,他们这伙人便一拥而上准备动手抢劫。船上的主人是当时著名的学者陆机,陆机站在船头,处变不惊,泰然自若。看到戴渊坐在江边的一把椅子上胸有成竹地指挥着他的同伙,他便走到船尾和颜悦色地对戴渊说:“我看你指挥手下,就好像指挥作战的将军一样。你既然有这么大的才干,为什么不去报效国家,造福百姓,而要做这种不正当的事呢?”
戴渊这时也发现来劝导自己的这个人是个知书达理的人,而且气度非凡,心里便油然升起几分敬畏。当他得知面前这位和善的长者就是著名的学者陆机时,立刻拜倒在地,请求宽恕。陆机微笑着说道:“大丈夫生当为国尽忠,死也要死得其所,你为什么要在江湖上混日子,而不去做些有意义的事呢?”
戴渊涕泪横流:“我从小没读过什么书,不明事理,干了不少坏事,所以被父亲赶出家门。从那时起我便自暴自弃,因为我想反正自己已落得个声名狼藉的下场了,现在我不做这些事还能做什么呢?谁还肯收留我呢?”陆机说:“你能有这样的想法,说明你的良心还没泯灭,只要你能痛改前非,弃恶从善,以你这样的才能完全可以干一番大事业的。”
听了陆机的劝导,戴渊非常感动,以前从没有人这样真心友善地关心过自己,于是对陆机再次下拜,恳求拜陆机为师。从此,戴渊真心诚意地随陆机读书学习,十分勤奋,进步神速,终于成为一个深通兵法的人。陆机推荐他到军队任职。后来,戴渊指挥军队打了许多胜仗,成为为人谦和厚道、深受官兵爱戴的大将军。
当代镜鉴:德才兼备才是完美的人才
子贡由衷地赞叹自己的老师:“学习不觉满足,教导人不知疲倦,这样实践仁德和智慧,老师您已经是圣人了。”其实,在《论语·泰伯》中,孔子也说了类似的话:“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译:即使一个人才华卓越有如周公,如果很骄傲又吝啬,他其余的一切也都不值得欣赏了。)孔子非常崇拜周公,他认为像周公这么有才华的人,还懂得与人分享,不会骄傲自满,这样的人多多益善。我们可以看出,这里的“才华”是指天赋优点,善加发挥可以成己成物。但是,如果因此骄傲自大,又吝于关怀别人,这种人就不值一谈了。
在这里,资质属于才能方面,骄傲吝啬属于德行方面。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才高八斗而德行不好,那么圣人连看也不会看他一眼,只有德才兼备才是完美的人才。对此,胡适先生曾解释说:孔子的人生哲学注重养成道德的品行。无论做人做事都要以道德作为基础,只有品德高尚的人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从下面的小故事中我们也可以发现这个道理。
有一位锁匠一生修锁无数,技艺高超,收费合理,深受人们敬重。当锁匠渐渐变老,为了不让自己的技艺失传,他决定为自己物色一个接班人。最后老锁匠挑中了两个年轻人,准备将一身技艺传给他们。一段时间后,两个年轻人都学会了不少东西。但两个人中只有一个能得到真传,于是,老锁匠决定对他们进行一次考试。
老锁匠准备了两个保险柜,分别放在两个房间里,让两个徒弟去打开,谁花的时间短谁就是胜利者。结果大徒弟只用了不到10分钟就打开了保险柜,而二徒弟却用了近半个小时,此时众人都以为大徒弟必胜无疑。
老锁匠问大徒弟:“保险柜里有什么?”大徒弟说:“师傅,里面有很多钱,全是百元大钞。”老锁匠又问二徒弟同样的问题,二徒弟支吾了半天说:“师傅,我没注意里面有什么,您只让我打开锁,我就打开了锁。”
老锁匠十分高兴,郑重宣布二徒弟为他的正式接班人。大徒弟不服气,众人也都不理解,老锁匠说:“不管从事什么行业都要讲一个‘诚’字,尤其是我们这一行,要有更高的职业道德。我希望自己的徒弟不仅是一个技艺高超的锁匠,同时非常重要的是,他也必须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身为锁匠,就要做到心中只有锁而无其他,对钱财视而不见。否则,稍有贪心,登门入室或打开保险柜取钱易如反掌,但如此行事,最终只能害人害己。”
老锁匠的话很耐人寻味,他把道德作为选择徒弟最重要的标准,所以二徒弟虽比大徒弟用了更长一点的时间,但最终因为品德高尚而被师傅选为接班人。
依胡适先生所说,孔子教导学生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显然涉及伦理道德教育,目的当然还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孔子的心目中,有高尚道德的人是有仁爱之心的人,也就是能博济众施之人,是能为他人着想的人。
其实,决定一个人价值和前途的不仅仅是聪明的头脑和过人的才华,还有正直的品德。品德就是力量,它与知识同等重要。
如果一个人品质很好,哪怕能力差了点,只要他虚心好学,不断提高自己,就会逐渐取得进步,能力也能够得到长足的发展。当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我们也不能因此忽略人的能力,不尊重知识和人才当然是不可取的。因为,德行是行走人生的前提,才能是创造人生的手段,两者结合,才能使一个人的人生绚烂多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