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少年百科 - 电子书 - 正文*

中华圣贤经典——智(6)

当代镜鉴:知过能改是人生大智慧

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从来不犯错误是不可能的。孔子已深刻体会到这一点,所以提出了“不贰过”,就是说人不应该重犯同样的错误。人生绝不可能不犯错,只要知错能改,汲取教训,悔过自新,就可以进步。谁也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完人,可以说,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是需要从错误中学习生活的技巧。前人先哲都不约而同提到这一点,知错能改就是人生一大智慧。

有很多人,明明知道自己有了过失,却不能及时改正,于是就让它一直错下去,这是自暴自弃的行为。小过不改,就容易犯大的过错,大过不改,就很可能会走上犯罪的道路。例如:小时偷别人的鸡鸭,接着胆大妄为,去偷别人的牛羊、汽车,最后干脆参加帮派,作奸犯科,危害社会,最终受到法律的制裁,都是由于执迷不悟,一错再错,没有勇气面对现实,不能痛改前非所致。所以我们要把握人生方向,犯错没有关系,只要有决心改过,不要怕有过失,不要隐瞒罪恶。古谚云:“知过能改,善莫大焉。”

为人者皆有缺点,也难免会有过失。人性千姿百态,各人对待自己的过失、缺点的态度也千差万别。在自己犯的过错面前,许多人未必能如此清醒。有的反而会认为反正这样了,只要不让别人看笑话就行,于是一味地遮掩自己的过失,以此来保持所谓的面子。而那些爱出风头的人,更想树立自己的绝对权威,事情顺利时夸夸其谈,功劳全归自己,一旦遭受挫折,就想方设法推卸责任。

其实,谁都可以把自己的过错,轻而易举地归咎于外在的原因。从而混淆视听,推卸责任,为自己开脱罪责,逃避惩罚。文过饰非是人们的通病,对缺点与问题遮遮掩掩,避重就轻,受伤害最严重的还是自己。

莎士比亚说:“为过失辩解,那么过失就会更醒目。”对待过失的态度,是衡量一个人思想水平的尺度。明智者勇于承认自己的过失,并能认真反省,继而勇于改正,这样自然就会降低过失带来的影响,以后也就不大会再犯类似的错误。古往今来,善于自律自责者,易于取得成功;善于听取不同意见者,也往往会伴随着更多的成功。因为这样做至少能减少个人考虑问题的片面性,从而减少失误。事实上,能反省自己,发现过失,承认过失,重视过失,就是改正过失的开始。

必仁且智,追求人格的尽善尽美

子贡曰:“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孟子·公孙丑上》

译文: 子贡说:“学习不觉满足,这样就有智慧;教人不知疲倦,这是实践仁德。既有仁德又有智慧,老师您已经是圣人了。”

国学链接:公孙丑其人

公孙丑是战国时期齐国人,孟子的弟子,曾与万章等著《孟子》一书。公孙丑在《孟子》一书中记其言颇多,有公孙丑上下两章,6000多字。《孟子·公孙丑章句·上》注:“公孙丑,孟子(轲)弟子,齐人也。孟子未尝得政,丑设词以问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等传世名句,是公孙丑与孟子的对话,记录于《公孙丑章句·下》。这些名言至今沿用,由此可见,公孙丑是个很有学问的人。

公孙丑和他的老师孟子一样,终生都没有做过官,因为当时已经进入战国时期,各大国都采用法家的思想,开始变法,以求富国强兵,而儒家的思想在这种礼崩乐坏的大环境下,是不被各国所接受的。不过到了后来大一统的封建王朝,孔孟讲究“仁”、“礼”的一套又被历代皇帝所采纳。北宋时,公孙丑被追封为寿光伯。

诸子之言:

关于“仁且智”朱熹注:“学不厌者,智之所以自明;教不倦者,仁之所以及物。”

《论语·述而》中孔子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去尔已矣。”(译:如果说到圣与仁,那我怎么敢当!我只不过是学习和工作从不厌倦,教诲学生总不知疲倦,那是可以这样说的。)

延伸思辨:自满的心没有成长的空间

阅读《论语》时我们不难发现,孔子一再强调自己不擅长辞令,这主要是为了凸显德行在人生中的首要地位。颜渊上课时从来不提问,因此孔子说他“不违若愚”(从来没有违背我的意思,看起来好像很笨的样子)。不过下课之后,孔子私下观察颜渊的行为,才发现他上课听到什么,下课就去实践,所以可以看到他不断精进。于是孔子说:“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我只看到颜渊进步,没有看到他停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