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少年百科 - 电子书 - 正文*

中华圣贤经典——智(6)

第五章 研精毕智: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与能力

人生到处都充满着诱惑,所以人们容易受其影响而有各种失误。时刻保持清醒,不去贪图虚荣,不贪图短暂的快乐,致力于提高自己的修养与能力,这才是一个对人对己负责的人。人生犹如竞赛,成功不在于起步的迟早,不在于抵达的快慢,重要的是最终所达到的高度。任何一个方向的努力,都可取得成就,关键在于自己的品性,重要的是能否坚持到底。儒家认为,“修身”是人生的出发点,修身要从“诚身”做起,即为人处事要谨言慎行,培养自己谦卑的品格,做到必仁且智。唯有如此,才能让内心富足,心中坦荡,怡然自得。

谨言慎行,言必有中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论语·子罕》

译文: 孔子很少谈论私利、天命与仁义。

国学链接:孔子罕言利、命、仁的原因

孔子是谨言慎行的人,不喜欢哗众取宠或标新立异。孔子很少谈到“利、命、仁”。有人认为这句话中的两个“与”字,并非连接词,而是动词,结果念成“孔子很少谈利,却赞许命及仁”。事实上,这句记载是弟子多年观察的心得,他们发现老师很少主动谈到“利、命、仁”,至于老师是否赞许命及仁,则不易作出判断。

孔子之所以罕言利、命、仁,是因为,第一,就“利”而言,孔子并不盲目反对利,而是强调“见利思义”(《论语·宪问》),只要合义,则又何乐而不为?但是,如果经常谈利,难免局限心思于谋利的手段与方法,并且欣赏得利之人,久而久之,容易忽略义与利之间本末轻重的关系。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面对人生处境,应该把重心放在仁义上。

第二,就“命”来说,所指的是人生际遇的穷达顺逆以及生老病死等无法掌控的限制。孔子认为,人应该凭着自己的能力,努力完成天赋的潜能,不仅要发挥知、情、意的丰富内涵,还须坚持既定目标,“知其不可而为之”。如果多谈“命”,难免使人妄图侥幸或灰心丧志,以为既然一切注定,又何必做无谓的挣扎?儒家的理性精神与刚健态度,如何能与大谈命理的玄诞之风并存呢?当然,孔子所谓的“命”,兼指命运与使命;命运是盲目及被动的,使命是清明及主动的。孔子“五十而知天命”(《论语·为政》),由此可知,孔子对此是十分珍视的,同时这也不是轻易说得清楚的,因此就少说为妙。

第三,就“仁”来说,《论语》中,“仁”字出现多达一百多次,怎能算是“罕言”?在此可作两点说明:其一,《论语》只能代表孔子言论的精彩样本,是弟子与再传弟子高度选择之后的结果。正由于“仁”说得少,所以大家争相辑录,有言必载;其二,若以“仁”代表道德理想,则孔子很少谈到,因为道德以“实践”为主,多谈无益,反而让人觉得“满口仁义道德”,会显得虚伪。如果真去行仁,也要小心,因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论语·阳货》)。善意也可能成为别人嘲弄的对象。

总之,“罕言”表示谨慎去说,并非像“子不语”一样,完全不谈。何以要谨慎?因为,多谈“利”,将使人忽视义;多谈“命”,将减低理性成分及奋斗意志;多谈“仁”,于事无补,因为“仁”必须终身力行。

诸子之言:

程颐曰:“计利则害义,命之理微,仁之道大,皆夫子所罕言也。”(译:一味地谈论利益就容易损害仁义,命运很难用理性的学说去解释,仁义是很深刻的道理,这些都是孔子很少谈论的。)

孔子重视现实,他尊奉仁心仁德,主张仁民爱物。所以,孔子不仅教我们如何做人、处世、应对进退、待人接物,而且教我们如何立身安命。不论是谁,都要脚踏实地地去践行自己的人生,走自己的道路,最终走向自己的终点,中途无所滞留,此他人不可替也。

延伸思辨:谨言躬行

君子不会斤斤计较于利害得失,因此不屑于谈论私利;君子敬畏天命,赞同仁德,因此这两方面,都是君子很少谈论的。

孔子认为学问之道不仅要谨于言,而且贵在学而行之。“学”不仅在于提升人的言行,而且“行”又比“言”更重要;做人做事不怕说不出,就怕做不到。孔子认为,贤者是以行动赶不上言语为耻的,是以言过其实、言过其行而为耻辱的,故作为“君子”就要有“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或“讷于言而敏于行”的美德。如果做人能谨慎于言辞,敏捷于行事,则切近于“有道”。

君子不会有太多的言语,只是努力践行。只要努力做了,成败自然见分晓。因此,只要脚踏实地地去践行自己的人生,自然能走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精彩典故: 事到当头应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