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少年百科 - 电子书 - 正文*

中华圣贤经典——仁-第六章 以人为本:管理中的仁道思想

对于诸葛亮的事必躬亲,史学家们认为他主要是为了报答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和“临终托孤”的信任,正是由于这种责无旁贷的责任感使他萌生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但是,诸葛亮本身也是个不轻信他人的人。“诸葛一生唯谨慎”,“唯恐人不似我尽心”。正是这种只相信自己,不相信他人,唯恐把工作布置给下属他们又做不好的心态,致使他一直辛辛苦苦地唱“独角戏”,大事小事一肩挑,忽视了人才的造就和选拔,临到晚年才选了姜维、蒋琬等几个“接班人”,却仍不敢放手让他们挑重担。结果他亡故之后,不仅那些平时唯唯诺诺的大小官员们六神无主,就连颇具才能的姜维也威不服众,难撑残局,最终导致了三国鼎立蜀先亡的悲剧。

子贱放权

孔子的学生子贱有一次奉命担任某地方的官吏。到任以后,他并不是忙于政务,却时常探亲自娱,不管政事,但他所管辖的地方却治理得井井有条,民兴业旺。这使那位卸任的官吏百思不得其解,因为他每天即使起早摸黑,从早忙到晚,也没有办法把地方治好。于是他请教子贱:“为什么你能治理得这么好?”子贱回答说:“你只靠自己的力量去进行,所以十分辛苦;而我却是借助别人的力量来完成任务。”

现代领导者和管理者,需要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需要科学的领导方法,但更需要豁达开明的胸襟和风度。作为一个领导者,他的管理能力表现在对全局的把握,而不是体现在事必躬亲上。注重过程监督是必要的,但事无巨细都要过问,都要亲自抓、亲自管,不但自己身心俱疲,而且也不利于人才的成长。适当授权,对于下属成长和企业发展,都是利大于弊。

当代镜鉴:授权是一种管理智慧

不少企业管理者经常发出这样的感叹:太忙!总是难以集中时间和精力来思考和处理计划中的事务。常常是本打算到办公室办某件事,结果半路上就被人截住谈另一件事;好不容易来到办公室,等在那里的人一大帮;这里还没谈完,那边电话不断;手上待批文件一大堆,外边还有来客要接待。日复一日,总是忙于临时事务,计划中想做的事就是无法及时做。问题就出在管理者事必躬亲,不懂得授权。

“事必躬亲”与“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截然相反,这种企业领导者往往只相信自己,事事插手。不可否认,很多企业领导的能力和眼界远远胜过下属,而下属责任感的缺失也是一个普遍问题。但是,一个人的精力又有多少呢?诸葛亮事必躬亲落了个出师未捷身先死,谁又能比诸葛亮高明多少呢?

授权,是指企业管理者根据工作的需要,将自己所拥有的一部分工作、权力和责任委任给下属去行使,使下属在一定制约机制下放手工作的一种领导方法和艺术。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应该懂得,适当地授权对于减轻自己的工作负担,从具体琐碎的事务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想大事干大事,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发挥下属的专长,建立团队精神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实际工作中,一些管理者不懂、不肯、不会授权的原因无非包括以下几点:

1. 过分相信自己的能力、水平和经验,总认为只有自己才能把事情办好;

2. 少数管理者畏惧下属的潜力,担心一旦授权后下属才能借机得到充分发挥,会给自己树立一个竞争对手;

3. 极少数管理者有强烈的权力欲望,认为只有事必躬亲,才能显示自己是有权力的人,不要说授权,就是下属职责范围内的事也要插手;

4. 也有的虽然知道要授权,却不懂得如何授权,以及授权的同时如何监督。

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应掌握好授权的艺术。下面介绍两种授权的技巧:

1. 选准对象,视能授权。

孔明北伐,街亭失守,过不全在马谡,还在于孔明弃魏延而用马谡为先锋,是授权者选择对象不当所致。所以,在选择授权对象时一定要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既要考察授权对象的政治与道德素质,又要考察授权对象的实际才能。有德无才难担重任,有才无德贻误事业,两者不可偏废。选定授权对象后,应注意根据其能力大小和个性特征适当授权。对于能力相对较强的人,宜多授一些权力,这样既可将事办好,又能培养锻炼人;对于能力相对较弱的人,不宜一下子授予重权,以免出现大的失误;对于性格明显外向的人宜授权让他解决人际关系及部门之间沟通协调的事情;对于性格明显内向的人宜授权让他分析和研究某些具体问题。

2.授以全权,权责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