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少年百科 - 电子书 - 正文*

中华圣贤经典——智(4)

孔子自20多岁起,就想走仕途,所以对天下大事非常关注,对治理国家的诸多问题,经常进行思考,也常发表一些见解。到30岁时,已有些名气。鲁昭公二十年,齐景公出访鲁国时召见了孔子,与他讨论秦穆公称霸的问题,孔子由此结识了齐景公。鲁昭公二十五年,鲁国发生了内乱,鲁昭公逃往齐国,孔子也离开鲁国,到了齐国,受到齐景公的赏识和厚待,齐景公甚至曾准备把尼溪一带的田地封给孔子,但被大夫晏婴阻止。鲁昭公二十七年,齐国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听说后向齐景公求救,齐景公说:“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只好仓皇逃回鲁国。

当时的鲁国,政权实际掌握在大夫的家臣手中,被称为“陪臣执国政”,因此孔子虽有过两次从政机会,却都放弃了。直到鲁定公九年被任命为中都宰,而此时孔子已经51岁了。孔子治理中都一年,卓有政绩,被升为小司空,不久又升为大司寇,摄相事,鲁国大治。孔子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离开鲁国,到其他诸侯国去寻找出路,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旅程,这一年,孔子55岁。

孔子带弟子先到了卫国。卫灵公开始很尊重孔子,按照鲁国的俸禄标准发给孔子俸粟6万,但并没给他什么官职,没让他参与政事。

鲁哀公二年(孔子59岁),孔子离开卫国经曹、宋、郑至陈国,在陈国住了三年。吴攻陈,兵荒马乱,孔子便带弟子离开。楚国人听说孔子到了陈、蔡交界处,派人去迎接孔子。孔子64岁时又回到卫国。68岁时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被迎回鲁国,但仍是被敬而不用。鲁哀公十六年,孔子73岁,患病,不愈而卒。

诸子之言:

朱熹曰:“文公有道,而武子无事可见,此其知之可及也。成公无道,至于失国,而武子周旋其间,尽心竭力,不避艰险。凡其所处,皆知巧之士所深避而不肯为者,而能卒保其身以济其君,此其愚之不可及也。”

程颐曰:“邦无道,能沈晦以免患,故曰不可及也。亦有不当愚者,比干是也。”(译:当一个国家没有上轨道时,就要让自己看起来比较蠢笨,从而免除不必要的祸患,所以说做事不可太过。在国家没有上轨道时,也有不知道应该让自己显得愚笨的,比如比干就是这样的人。)

在此,孔子称赞宁武子对待治世和乱世的不同态度。在孔子看来,当一个国家安定有道时,就要显得聪慧明智;而当一个国家混乱无道时,则要装聋卖傻。郑板桥说:“聪明难,糊涂更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尤其难。”这其中包含了对把握人生的态度之难的感慨。其实,不管人自身的素质——比如智商、情商等各种做人做事的本领如何,相对于强大的外部环境,每个人都显得比较弱小,因此要采取适当的态度和手段,该智则智,当愚则愚,这样才能保住身家平安,才能图谋机会以求更好的发展。

延伸思辨:自知的人是最聪明的

自知之明是指一个人了解自己的能力和程度。人贵有自知之明,一个人很难真正了解自己、评价自己,因而也就很难战胜自己、驾驭自己。自以为自知同真正自知不同,自以为了解自己是大多数人容易犯的毛病,真正了解自己的则是少数人。

春秋时期,齐庄公有一次乘马车到郊外打猎。马车正在行进之中,忽然看见路上有一个小昆虫,只见它高举两只前脚,向马车的轮子直扑过来,齐庄公感到很奇怪,于是就问车夫:“这是什么虫子,怎么这样大胆?”

车夫回答说:“这种虫子是螳螂,它虽然身体很小,可是它只知道前进,不知退后,它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大的力量,天不怕,地不怕,不顾后果地瞎干。您看,它现在又张牙舞爪地想挡住我们的马车,不让车前进呢!”

随后,在滚滚车轮声中,那只螳螂被压得粉身碎骨。

尽管这只是个寓言故事,却说明了自知之明的重要性。人只有有了自知之明,才不会忘乎所以,不会看不到问题,摆不正位置,找不准人生的支点,驾驭不好命运之舟。做人,不可强出头,不可妄自尊大,不可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和力量,去做你根本不擅长、不熟悉、不会做的事情,否则就会出问题,甚至危及自己的生命。

人要有自知之明,这是一种成熟的表现。只有有自知之明者才能懂得自己的正确地位和努力方向。有自知之明者凡事从容,凡事大度,凡事知道感激,从不妄自菲薄,也不好高骛远,不人云亦云。无论别人怎么评价自己,有自知之明者都能用理智来保持自己内心的平衡,不会受别人赞誉或者诋毁的左右。

在希腊帕尔纳索斯山上的一块石碑上,刻着这样一句箴言:“认识你自己。”卢梭称这一碑铭“比伦理学家们的一切巨著都更为重要,更为深奥”。显然,认识自己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