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少年百科 - 电子书 - 正文*

中华圣贤经典——智(4)

《易经·蒙》:“蒙亨,以亨行,时中也。”《礼记·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时中:指立身行事,合乎时宜,无过与不及。中庸的精神就在于取其正反两方面的中肯意见,舍弃其过激的不当因素,寻求事物发展变化的方向。就是合乎时宜,恰到好处,达到“由乎中庸,所以致用”的目的。

延伸思辨:中庸之道

中庸是一种哲学思想,又是一种道德实践的原则和待人处世的方法。最早提出中庸概念的是孔子,其后的儒家学者又不断地完善,使之成为一种政治手段。中庸的核心是要求人们把握适当的限度,以保持事物的平衡,达到“和而不流”、“中立不倚”的境界,从而使社会秩序稳定,处于高位者不骄横,处于下层者不背叛,最终实现对立的平衡和矛盾的调和。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言简意赅地揭示了中庸之道这一主题思想的核心是自我教育。“天命之谓性”是指人的天性是善良的。“率性之谓道”是说人们自我教育之道就是按照人们的善良的天性办事情。“修道之谓教”是说自我教育就是按照人道原则去进行修治。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远,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自我教育贯穿于人一生之中,人们一刻也离不开自我教育。要将自我教育贯穿于人生的全部过程,就需要有一种强有力的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精神。这种精神就叫做慎独。也就是说,在自己一人独处的情况下,别人看不到自己的行为、听不见自己的言语,自己也能谨慎地进行内心的自我反省、自我约束、自我监督。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揭示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目标。“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指出了自我教育目标的重大意义。“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是歌颂达到自我教育的理想目标后的无量功德,也就是具备至仁、至善、至诚、至道、至德、至圣的品德后的效应。中和是自我价值的实现,致中和是社会价值的体现。

宋朝临江黎立武著《中庸分章》,分析《中庸》第一章时也对中庸作了极高的评价。他说:“中庸之德至矣,而其义微矣。首章以性、命、道、教,明中庸之义;以戒惧慎独,明执中之道;以中和,明体用之一贯;以位育,明仁诚之极功。”

朱熹对这一章也有极高的评价。他在《中庸章句》中说:第一章是“子思述所传之意以立言:首明道之本原出于天而不可易,其实体备于己而不可离,次言存养省察之要,终言圣神功化之极。盖欲学者于此反求诸身而自得之,以去夫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杨氏所谓一篇之本要是也”。

总之,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就是自我修养、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完善,以求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诚、至仁、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精彩典故: 高人一筹,“低”人一等

主动摆低姿态,这不是消极厌世,而是一种智慧、一种高明的处世之道。洪应明的《菜根谭》中有句话叫做“矜名不若逃名趣”。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一个人喜欢夸耀自己的名声,倒不如避讳自己的名声显得更高明。

宋朝的杜祁公有一个学生做县官,杜祁公告诫他说:“以你的才华和学问,当一个县官是不够你施展作为的。但你一定要积存隐蔽,不要露出锋芒,应以中庸之道治理县政,求得和谐安定,不这样的话,对为官处世没有好处,只会招惹祸端。”

他的学生说:“你一生因为正直忠信被天下尊重,现在却教我不露锋芒,这是为何呢?”

杜祁公说:“我为官多年,担任过许多职位,也做了许多政事,对上被皇帝知道,对下又被朝廷的官员相信,才得以抒发志向。现在你当县令,什么政绩都未达成,如果遇到不顺利的事情发生,会牵涉到上下官吏,如果你不被别人了解,你怎么能施展你的抱负呢?恐怕只会惹来灾祸罢了。这就是我告诉你不要夸耀自己、更宜低调处世的原因所在。”

他的学生觉得杜祁公的话很有道理,为官时非常谨慎谦卑。虽然政绩突出,言语处世却非常低调,因此得到皇上的信任和大臣的敬重。由此可见,我们也应该在成就上高人一筹,不必事事都追求高人一筹,即使真的高过别人,也没必要一味夸耀,更不能因为比别人“高”就沾沾自喜,甚至嘲讽暂时位居你之下的人。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中,要想安身立命、飞黄腾达,就要学会“低姿态”做人处世。否则,只会招来祸端,在古代,孔融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 孔融高调惹祸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