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少年百科 - 电子书 - 正文*

中华圣贤经典——仁-第五章 仁者无敌:职场纵横的仁性法则

一个人的朋友圈往往代表他的修养。君子身边,一般多是君子。可能很多都是与他没有利害关系的人,但君子对他们都一视同仁。一个人的发展,离不开朋友的帮助,从朋友那里获取最多的养分,从而成就自己的事业。而他,也往往能将多数人的利益为己任,群众对他都是支持的。这样的人在盛世可以获得成功,在乱世往往成就声名。

精彩典故:

牛李党争毁社稷

说起结党营私、争权夺利,中国历史上屡见不鲜,其中也分为“小人”为谋利进行的党争和“君子”为江山社稷而进行的党争。

“牛李党争”是唐朝后期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宗派斗争,也称“朋党之争”。“牛党”是指以牛僧孺、李宗闵为首的官僚集团;“李党”是指以李德裕为首的官僚集团。牛党大多是科举出身,属于庶族地主,门第卑微,靠寒窗苦读考取进士,获得官职。李党大多出身于世家大族,门第显赫。他们往往依靠父祖的高官地位而进入官场,称为“门荫”出身。

两党除了政治上的分歧外,还牵扯进个人的恩怨。牛僧孺、李宗闵因评论时政,得罪了宰相李吉甫,曾遭到贬斥,而李德裕是李吉甫的儿子,因此双方结怨甚深,一旦大权在握,就排挤打击对方。唐穆宗时,牛僧孺做宰相,就把李德裕排挤出朝廷。李德裕任四川节度使时,接受吐蕃将领的投降,收复了重镇维州。牛僧孺却意气用事,强令把降将和城池交还吐蕃。唐武宗时,李德裕做宰相,又把牛僧孺、李宗闵放逐到南方。唐武宗死后,宣宗即位,牛党成员白敏中任宰相,牛党又纷纷被重新启用,李党全遭罢斥。李德裕被赶到遥远的崖州,不久忧郁而死。

东林党不惧强权

牛李党争,明显是小人间为争权夺利而进行的宗派斗争,加深了唐朝后期的统治危机,应该成为后人批判的对象,而明朝东林党则不同。

明神宗时,皇帝长期不理朝政,久居深宫过着“每夕必饮,每饮必醉,每醉必怒”的生活,身边的侍者办事稍不称意“辄毙杖下”,且又极其贪婪,恨不得把天下财货都搜刮进宫中供其挥霍,将大批太监派作“矿使”、“税监”前往各地横征暴敛,搞得民怨沸腾。

为了替民请命,顾宪成建东林书院,他不畏强权,大胆弹劾朝中权贵,反对“矿使”、“税监”,甚至敢于冒犯“龙颜”,一时响应者甚众,史称“东林党”。顾宪成有一副对联广为人知:“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从对联中,我们无疑可以看出东林党人忧国忧民的高尚德操。

后来宦官魏忠贤专政,形成明代势力最大的阉党集团,对东林党人实行血腥镇压。天启四年,东林党人杨涟因劾魏忠贤二十四大罪被捕,与左光斗、黄尊素、周顺昌等人同被杀害。魏忠贤又使人编《三朝要典》,借红丸案、梃击案、移宫案三案为题,毁东林书院,打击东林党。东林著名人士魏大中、顾大章、高攀龙、周起元、缪昌斯等先后被迫害致死。魏忠贤还指使党羽制造《东林点将录》,将著名的东林党人分别加以《水浒》一百零八将绰号,企图将其一网打尽。天启七年明思宗朱由检即位,魏忠贤自缢而死,次年思宗下令毁去《三朝要典》,对东林党人的迫害才告停止。

当代镜鉴:拉帮结派是企业的灾难

《论语》一书中提及了很多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等。“周而不比”、“和而不同”强调的都是和谐、团结、协同但不相互勾结、成群结党。

对于企业来说,员工能否做到“周而不比”、“和而不同”是非常关键的。许多企业里都存在着派系竞争,有一些竞争甚至产生了严重的内耗,影响着企业的效率和发展。东北一家食品企业便曾因为内部人员的竞争和内耗而一蹶不振,从市场主导者沦落为追随者。在这家企业内,董事长、总裁、副董事长、营销公司总经理各有各的亲信和下属,这些亲信和下属对于他人的指示通常是置之不理,很多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决策到了他们这里往往沦落为一叠废纸,根本无法得以实施,因而严重影响了该企业的发展。最终,这家企业的内部竞争发展成一场内部争斗。经过长达半年的权力争夺,总裁与营销公司总经理被排挤出局,但是,他们带走了自己的亲信,很快成立了一家新的食品企业。而原企业因为长期的内耗而大伤元气,至今也没有能够恢复到当初的市场规模。这类现象在民营企业中可谓屡见不鲜。一家企业希望获得永续发展,就必须避免内部党派斗争的发生,而这一点不仅取决于管理者的品质和素养,也取决于员工们能否拥有君子之风,做到“和而不同”、“周而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