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予(前522—前458),字子我,亦称宰我,春秋末鲁国人,孔子著名弟子,“孔门十哲”之一。宰予能言善辩,被孔子许为其“言语”科的高才生,曾从孔子周游列国,游历期间常受孔子派遣,使于齐国、楚国。
诸子之言:
学生宰予大白天睡觉,孔子除了斥责他“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之外,还发出了关于认识一个人的感慨,那就是“听其言而观其行”。我们不仅要听他怎样说,而且还要擦亮眼睛观察他怎样做。
对于“听其言而观其行”,朱熹在《论语·集注》卷三里评论道:“圣人怎么会现在才知道听其言而观其行呢?也不是真因为宰予就对所有人都抱不信任态度了。不过是以宰予的事情为例教育大家,要求我们多做少说,言行一致罢了。”
此外,在《论语·为政》中也有孔子关于如何察人的思想,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这是孔子深入了解一个人的方式。这种方式分为三步,且三步层层推进:首先,看他的行为举止。其次,看他为什么会有这些行为举止,是为了取悦于人,还是发自内心?最后,洞察他内心的真正意图是什么。这样一来,他就是想伪装也不行了。总之,孔子观察人重在对方是否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延伸思辨:学习孔子的观人之道
孔子这一观察人的方式值得管理者们学习和参考。有些管理者往往轻信于一个人的表象,因为他的某些言语或某个伪装出来的行为而任命他担任重要的职位。孔子告诉我们,了解一个人绝不能够仅仅根据他表现出来的行为,还要挖掘他内心之中真实的想法和所做出的真实业绩。
有很多人为了取悦上司,在上司面前总是展现出自己最佳的表现,上司不在时,立即恢复游手好闲的状态,对工作极度不负责任。因此,在很多企业中,管理者在与不在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状况:管理者在时,员工们工作认真负责,效率很高;管理者不在时,员工们都疏于职守,效率立即下降。
所以对于员工的评价不能仅停留在表象上,我们可以学习孔子的三步法:
第一,观察他们的工作状态,既要正面进行观察,又要采取其他的方式进行侧面观察。
第二,了解良好工作状态背后的原因,是为了获得升职的机会,还是发自内心爱自己的工作,抑或是为了取悦上司。
第三,洞察他们内心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他们希望工作能够为他们带来什么,是单纯的金钱还是个人价值的实现。
通过以上三步全面的观察,管理者才能避免偏听偏信,才能正确认识员工,从而对他们做出恰当的职位安排。
精彩典故:
伯乐相马
传说中,天上管理马匹的神仙叫伯乐。在人间,人们把精于鉴别马匹优劣的人,也称为伯乐。
第一个被称作伯乐的人本名孙阳,他是春秋时代的人。由于他对马的研究非常出色,人们便忘记了他本来的名字,干脆称他为伯乐,并一直延续到现在。
一次,伯乐受楚王的委托,购买能日行千里的骏马。伯乐向楚王说明,千里马少有,找起来不容易,需要到各地巡访,请楚王不必着急,他会尽力将事情办好。
伯乐跑了好几个国家,连素以盛产名马的燕赵一带,都仔细寻访,辛苦备至,还是没发现中意的良马。一天,伯乐从齐国返回,在路上,看到一匹马拉着盐车,很吃力地在陡坡上行进。马累得呼呼喘气,每迈一步都十分艰难。伯乐对马向来亲近,不由走到跟前。马见伯乐走近,突然昂起头来瞪大眼睛,大声嘶鸣,好像要对伯乐倾诉什么。伯乐通过仔细观察,判断出这是一匹难得的宝马良驹。伯乐对驾车的人说:“这匹马在疆场上驰骋,任何马都比不过它,但用来拉车,它却不如普通的马。你还是把它卖给我吧。”
驾车人认为伯乐是个大傻瓜,他觉得这匹马太普通了,拉车没气力,吃得太多,骨瘦如柴,毫不犹豫地同意了。伯乐牵走千里马,直奔楚国。伯乐牵马来到楚王宫,拍拍马的脖颈说:“我给你找到了好主人。”千里马像明白伯乐的意思,抬起前蹄把地面震得咯咯作响,引颈长嘶,声音洪亮,如大钟石磐,直上云霄。楚王听到马嘶声,走出宫外。伯乐指着马说:“大王,我把千里马给您带来了,请仔细观看。”楚王一见伯乐牵的马瘦得不成样子,认为伯乐愚弄他,有点不高兴,说:“我相信你会看马,才让你买马,可你买的是什么马呀,这马连走路都很困难,能上战场吗?”
伯乐说:“这确实是匹千里马,不过拉了一段车,喂养又不精心,所以看起来很瘦。只要精心喂养,不出半个月,一定会恢复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