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少年百科 - 电子书 - 正文*

中华圣贤经典——义(2)

刘因(1249—1293),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县)人,元代著名理学家、诗人。字梦吉,号静修。3岁识字,6岁能诗,10岁能文,落笔惊人。年刚20,才华出众,性不苟合。因爱诸葛亮“静以修身”之语,故题所居为“静修”。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借口母病辞官归。母死后居丧在家。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再度遣使召刘因为官,他以疾辞。死后追赠“翰林学士”、“资政大夫”、“上护军”并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刘因一生著作颇丰,主要有《四书精要》、《易系辞说》等,后清廷收入《四库全书》。广泛行世的有诗文集《静修集》。他的诗反映元初文人移民思想的居多,虽然隐晦曲折,但感情较为真挚沉痛。

刘因和许衡同为著名学者,且学术活动大致集中在北方,因而世人称他们两人为“北方两大儒”。

诸子之言:

在上面的诗中,刘因的意思很清楚,一个人应当遵道,却不一定以道济世,换言之,一个人固然可立有匡济时世之心,但对“义”之境界的追求不可太过着急,而能不能达到“义”之境界,也根本不在于治功。倘若你对“道”、“义”追求太过着急,或将其视为用世之“及物”,而又时命不遂、无所可为,那么就会自拘于偏执之隅,累也甚矣。他的这一思想在《道贵堂说》中也有说明。他说:“邵康节诗:‘虽无官自高,岂无道自责’,非以道对官而言也,但言道不以此为无尔。若以为对,则其浅狭急迫,非为不知道之所为道,而幕外之私,亦必有不可胜言者矣。”这就是说,一个人的德性高低,并不取决于其官爵和治功,而取决于自身的道德修养。

西汉的董仲舒也说:“天之生人也,使之生于利与义。利以养其体,义以养其心。心不得义不能乐,体不得利不能安。义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体莫贵于心,故养莫重于义。义之养生,大于利。”义是什么?就是合乎正义与公益的胸怀和行为。董氏此处所指之利,就是物质生活条件;所指之义,便是澄澈博大的精神境界。董氏从养生的角度,认为心比身重要。而能养心的,唯有义。因此在他看来义重于利。

董仲舒的观点和孔子的“仁者寿”大同小异。显然董仲舒不仅同意孔子的说法,而且对此深有体会。他进一步指出:“仁人之所以多寿者,外无贪而内清净,心和平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以养其身。”能如此的人,便是孟子说的“善养吾浩然之气”的人。这浩然之气便是刚正之气,宽阔慈爱之气。具有这种浩然之气的人,面目和善大方,颇富神气。这种人与人相处和,得人乐;与天相处和,得天乐。天乐人乐,安得自身不时时处处皆乐?

从孔子到董仲舒所看重注意形成良好的心境心态的看法,得到了后来很多人的赞同。清代养生家石天基对此不仅有深切体会,而且有更为详细的论述。石天基重视德行的修养,他说:“寿虽天定之数,而人之所以能延者,德也。善养生者,当以德行为主,而以调养为佐。”他尤其看重一个人的心思:“心为一身之主宰,万事之内应。调和其心,则五官百骸未有不调和者也。”为此,石天基特别提出了要常存几种心:一是常存安静心,二是常存正觉心,三是常存欢喜心,四是常存良善心,五是常存和悦心,六是常存安乐心。

庄子也说:“忘足,履之适也;忘腰,带之适也;知忘是非,心之适也;不内变,不外从,事会之适也;始乎适而未尝不适者,忘适之适也。”

延伸思辨:淡泊明志,宁静志远

刘因的诗句中体现出来的淡泊的心境,也会使我们自然地想到诸葛亮的言论:“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意思就是一个人心绪不安静下来就不能提高思想觉悟,不在艰苦环境中磨炼不能提高道德情操。这与当前的拜金主义、利欲主义形成鲜明对比。现代人都在为柴米油盐、衣食住行等生活琐事所困扰,为家庭婚姻、职业工作、人际关系而烦恼。我们能够幸运地来到世界上是为了烦恼和痛苦吗?为何不能静心思索烦恼和痛苦的原因呢?

你应想想,毕竟个人能力有限,不能改变的方面很多。抱怨环境、怨恨他人、怀疑社会都不是明智之举。如果你对现状不满,就应该首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要让自己有一个好心态。不过“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不仅是自我心境的调节,还应有知识和智慧作保障。有了知识才会有责任感,也会有担当的勇气且志存高远。如此,你才能把人们共同的快乐和幸福作为奋斗目标,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而后施行道义。

精彩典故: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陶渊明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他不仅诗文出众,而且蔑视功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有美好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