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的管仲和鲍叔牙是好朋友。管仲比较穷,鲍叔牙比较富有,但是他们之间彼此了解、相互信任。
管仲和鲍叔牙早年合伙做生意,管仲出很少的本钱,分红的时候却拿很多钱。鲍叔牙毫不计较,他知道管仲的家庭负担大,还问管仲:“这些钱够不够?”有好几次,管仲帮鲍叔牙出主意办事,反而把事情办砸了,鲍叔牙也不生气,还安慰管仲,说:“事情办不成,不是因为你的主意不好,而是因为时机不好,你别介意。”管仲曾经做了三次官,但是每次都被罢免,鲍叔牙认为不是管仲没有才能,而是因为管仲没有碰到赏识他的人。管仲参军作战,临阵却逃跑了,鲍叔牙也没有嘲笑管仲怕死,他知道管仲是因为牵挂家里年老的母亲。
后来,管仲和鲍叔牙都从政了。当时齐国很乱,王子们为了避祸,纷纷逃到别的国家等待机会。管仲辅佐在鲁国居住的齐国王储公子纠,而鲍叔牙则在莒国侍奉另一个齐国王位继承人——公子小白。不久,齐国发生内乱,国君被杀死,国家没有了君主。公子纠和公子小白听到消息,急忙动身往齐国赶,都想抢夺王位。两支队伍正好在路上相遇,管仲为了让公子纠当上国王,就向公子小白射了一箭,谁知正好射到公子小白腰带上的挂钩,没有伤到公子小白。后来,公子小白当上了齐国国君,历史上称为“齐桓公”。
齐桓公一当上国君,就让鲁国把公子纠杀死,把管仲囚禁起来。齐桓公想让鲍叔牙当丞相,帮助他治理国家。鲍叔牙却认为自己没有当丞相的能力。他大力举荐被囚禁在鲁国的管仲。鲍叔牙说:“治理国家,我不如管仲。管仲宽厚仁慈,忠实诚信,能制定规范的国家制度,还善于指挥军队。这都是我不具备的,所以陛下要想治理好国家,就只能请管仲当丞相。”齐桓公不同意,他说:“管仲当初射我一箭,差点把我害死,我不杀他就算好的了,怎么还能让他当丞相?”鲍叔牙马上说:“我听说贤明的君主是不记仇的。更何况当时管仲是为公子纠效命。一个人能忠心为主人办事,也一定能忠心地为君王效力。陛下如果想称霸天下,没有管仲就不能成功。您一定要任用他。”齐桓公终于被鲍叔牙说服了,把管仲接回齐国。
管仲回到齐国,当了丞相,而鲍叔牙却甘心做管仲的助手。在管仲和鲍叔牙的合力治理下,齐国成为诸侯国中最强大的国家,齐桓公成为诸侯王中的霸主。
鲍叔牙死后,管仲在他的墓前大哭不止,想起鲍叔牙对他的理解和支持,他感叹说:“当初,我辅佐的公子纠失败了,别的大臣都以死誓忠,我却甘愿被囚困,鲍叔牙没有耻笑我没有气节,他知道我是为了图谋大业而不在乎一时之间的名声。生养我的是父母,但是真正了解我的是鲍叔牙啊!”后来人们称赞鲍叔牙:“知贤智也,推贤仁也,引贤义也。”
富弼导人以善
北宋时的富弼,为官清正,待人宽厚,官至宰相,他济人济事,导人以善的君子美德一直为后人称颂。
仁宗时,宋、辽连年征战,富弼挺身而出,出使辽国谈判,义正词严,仁而有威,使辽国息兵宁事,使南北之民数十年不见战事,天下称善。他知任青州时,恰逢因黄河水灾往东逃亡的六、七十万灾民经过这里,富弼全都招抚过来,筹出公私住房十万余间,极力动员所辖地方官员及百姓出粟救灾,再加上官仓储粮,救活灾民六七十万人。
英宗时,富弼出任宰相,英宗将其父仁宗遗留的器物赏赐给朝廷重臣,又单独留下富弼,在惯例之外,特别赏赐他几件器物,富弼坚辞不受。英宗说:“这些东西又不值什么钱,你没有必要推辞呀!”富弼恳切地说:“东西虽然很微薄,但关键是额外所赐。大臣接受额外的赏赐而不谢绝,万一将来皇上做出什么例外的事来,凭什么劝谏呢?”英宗听了很受教育。
富弼一生笃信佛法,不仅自己每日诵经礼佛,修持心性,还向民众宣传要敬天信神,相信因果。周围人受其感化,很多人都敬佛行善。
当代镜鉴:把掌声送给别人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贵在与人为善,尽可能向他人提供方便,尽量给予他人帮助。对于别人的好事,要极力给予支持和赞赏;对于别人的坏事,不要幸灾乐祸甚至落井下石。
东方人深受儒教思想熏陶,性格一般较为内向。凡事讲涵养,讲忍耐,这本来也是道德高尚的体现,私心较重而没有真才实学的人却由此滋生了妒嫉心。为他人鼓掌、成人之美是一种修养,也是一种高尚的品德,它需要有宽广的胸襟和与人为善的心态。那些患得患失、一切都要算计自己能得到多少好处的人,是无法做到成人之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