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少年百科 - 电子书 - 正文*

中华圣贤经典——智(3)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与?”——《论语·学而》

译文: 子禽问子贡:“我们的老师每到一个国家,一定会了解和参与他们的政事。是他要求的?还是别人让他参与的呢?”子贡回答说:“我们的老师是用他那温和、良善、恭敬、节俭、谦让的品德得到的这个机会。他虽然要求了,但他要求的方式应该和别人有所不同吧?”

国学链接:“温良恭俭让”的本义

所谓“温良恭俭让”,无非就是温和、善良、恭敬、节俭、谦让这五个行为规范。与之相对立的当然就是粗暴冷淡、凶恶仇恨、强硬傲慢、奢侈放纵之类。孔子的学生称颂老师具有“温良恭俭让”的美好品质。子贡认为,孔子待人处事的态度与其他的人不同,不是凭借势力压人,不是靠强力夺取,而总是用“温良恭俭让”这种方式和态度去取得自己所要追求的东西。

孔子一生以古典文化的继承者自居,以传播文化为己任。在面临人生危难之时,他仍然保持自己的节操,以大义凛然的态度和温良谦让的风范去迎接人生的风雨。孔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如何去接人待物、行为处世。

儒家主张待人处世要“温良恭俭让”,这也几乎是古代中国所有朝代所赞赏的基本态度。如《管子·形势》中也提到:“温良宽厚则民爱之”,后来人们也往往以此作为一种道德修养的目标和要求,用这句话称赞其他贤达人士的良好处世风范。

诸子之言:

朱熹曰:“夫子未尝求之,但其德容如是,故时君敬信,自以其政就而问之耳,非若他人必求之而后得也。圣人过化存神之妙,未易窥测,然即此而观,则其德盛礼恭而不愿乎外,亦可见矣。学者所当潜心而勉学也。”(译:孔子并未请求那些君王什么,君王见到圣人仁德的仪表自然就会尊敬他,于是便向他请教政事上的问题,这绝不像别人是因为请求那些君主来重用自己才得到重用的。圣人所具有的能力不易被外人觉察,其德容礼恭也不愿外露,但具有卓远眼光的人是可以看出来的。所以,做学问的人应当潜心致志于学问,像我们的先哲一样,即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也。)

谢氏曰:“学者观于圣人威仪之间,亦可以进德矣。若子贡亦可谓善观圣人矣,亦可谓善言德行矣。今去圣人千五百年,以此五者想见其形容,尚能使人兴起,而况于亲炙之者乎?”

张敬夫曰:“夫子至是邦必闻其政,而未有能委国而授之以政者。盖见圣人之仪刑而乐告之者,秉彝好德之良心也,而私欲害之,是以终不能用耳。”

延伸思辨:万物皆备于我

子贡的转述,说明孔子预闻国政的道理,完全是由盛德感化而来。在这里,人们的智慧与道德力量:温、良、恭、谦、让,亦即和厚、秉直、庄敬、节制、谦逊的美德,恐怕只有在孔子这类哲人的身上才能融为一体。

温良恭谦让作为一种内心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既是做人之德,又是做事之器。我们常可以在生活中见到那么一种人,他们态度蛮横、行为霸道,恨不得将所有的好东西都据为己有,但结果他们又真正得到了什么呢?而具有温、良、恭、谦、让这五种美好品德的人,虽然他们并未有意地去索取,但上天并不负于他,结果理应属于他的,以及他值得得到的东西,都会尽为所用,伸手可及。

我们都知道,做人最为重要的是人格的修养。君子处世就在于温、良、恭、谦、让。仁德兼备,其行自宜。孟子说:“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孟子以为求于本身,则必得之,而且“万物皆备于我”。圣德之所求,异于常人,在于反躬以求,在于修持己德,求诸己而非求诸人。因此,其德日盛而左右逢源,这样自然不必汲汲于求之外。

精彩典故: 秦穆公待人以善

你以怎样的态度对待他人,他人就会以怎样的态度对待你。用微笑面对人生,人生同样回报给你笑脸。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待人以善,于是他得到很多人的拥护,得到了他人同样善意的回报。

秦穆公治国有方,处理政事井井有条,而且他很注意施恩布惠,笼络百姓。秦穆公养有一匹千里马,这匹千里马是西方很远的少数民族进献给秦穆公的,因此他格外钟爱,不但给马新盖了马厩,而且给它配备了宝石马鞍,并专门派了几名马夫尽心尽力侍候它,千里马长得膘肥体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