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少年百科 - 电子书 - 正文*

中华圣贤经典——智(3)

知而不行,非真知;行而未果,非有德。子路勇于践行,言行一致,实为可佩。自古至今,无处不有夸夸其谈之人,现今更多浮躁喧哗之徒。而要学得经世致用的学问,则必须像子路一样,把听到学到的知识付诸于实践。

诸子之言:

范氏曰:“子路闻善,勇于必行,门人自以为弗及也,故着之。若子路,可谓能用其勇矣。”

庄子曰:“学而不能行,谓之病”,也在告诉我们学以致用的重要性。

《荀子·修身》中有:“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为圣人。”(译:没有听闻不如去听一听,听到不如去见到,见到不如去知道,知道不如去应用。学习达到应用的目的也就可以停止了。去践行,就是明智的行为。明智的人,拥有真正的智慧的人就是圣人。)

延伸思辨:让“死书”与“活用”相得益彰

多读书,多做事,少说话,可以使你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品德和智慧,帮助你去了解人世间的真与假、美与丑,从而更智慧地看待这个世界,更明智地去选择自己的生活道路。

当然,多读书并不意味着死读书。很多人认为只要把课本上的知识学到位,自己就算是知识渊博的学者了。自古以来,很多做学问的人容易犯目空一切的毛病,认为自己什么都懂,其实不然。课本上的知识固然重要,可是我们不应该读死书,只有灵活地领会,才能真正地掌握知识,才能合理地运用知识技能。书本表面上的东西都是有局限性的,如果我们不会灵活把握,那它只是“死的”。只有我们懂得了深层的含义,它才会有更高的价值。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知识渊博,他就懂得知行合一的道理。“空城计”就是他对兵法的灵活运用。兵法上讲的常例是,在战争中要“实则虚之,虚则实之”。意思就是在设有埋伏的时候要伪装成没有埋伏,让敌人钻进你预设的陷阱;在没有埋伏的时候却要伪装成设有埋伏,让敌人不敢进来。“空城计”用的则是“虚则实之”,诸葛亮在空城上镇定自若地弹琴,结果敌人反而不敢进来。这正是知行合一的最好范例。

此外,医学书上的“麻沸散”是华佗发明的。华佗的这个发明并非偶然,因为他生活的时代是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在战争时代,有许多战伤的士兵。由于缺乏麻醉药,外伤病人在手术过程中十分痛苦。华佗为了减轻将士们的疼痛,苦心钻研医学古籍,并勇于实践。他根据《神农本草经》中关于乌头、莨菪子等功效的记载,又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研制出了麻沸散。这是几种具有麻醉作用的药物组成的一个复方,经过多次实验,确有良好的麻醉作用。华佗又从过量喝酒能使人醉倒不省人事这一现象中得到启发,将麻沸散和酒在外科手术前让病人一起吞服,加强了麻醉效果。这一方法曾在外科手术中广泛使用。据记载,华佗曾用此方为病患者们做过肿瘤切除、胃肠缝合等手术。

现代临床麻醉学,与华佗的麻沸散比较,已发展得今非昔比了。但华佗的麻沸散无疑是继承前人经验、并为后人进一步改善手术麻醉药品奠定基础的最好借鉴。

空城计、麻沸散都是前人不死读书,将知识应用于实践,学以致用的结果。如果人们不理解、不能掌握书中的真意,不能对其加以灵活运用,那么今天社会进步的历程会迟滞很多。

知行合一,而非坐而论道,这是不读死书的重要含义。

精彩典故: 小和尚的疑问

小和尚跑去问他的师父:“师父,古人有云:顽石点头,说是经过名师的指点,连无情的石头也会有所感悟。是这样吗?”老师父笑着点了一下头。

小和尚继续问道:“在我们杭州白马寺里,几千年来不知出了多少高僧、名师,在这佛寺里也点化过无数的众生,但我们佛桌上的那只木鱼不知听了多少经书,受过多少佛号的熏陶,为什么它还是一只木鱼,不能成佛呢?”

老师父反问小和尚说:“你来这里多久了?”

小和尚回答:“三年了。”

老师父又问:“你懂得念经吗?”

小和尚回答:“懂得。”

老师父再问:“你懂得礼佛吗?”

小和尚又说:“懂得。”

老师父最后问:“那你懂得修持吗?”

小和尚理直气壮地说:“也懂得。”

老师父不禁笑道:“你说了那么多懂、懂、懂,那你成佛了吗?”

小和尚搔搔头,不好意思地说:“还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