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少年百科 - 电子书 - 正文*

中华圣贤经典——信-第三章

“五伦”是中国传统社会基本的五种人伦关系,即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是狭义的“人伦”。《孟子·滕文公上》:“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认为:父子之间有骨肉之亲,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夫妻之间挚爱而又内外有别,老少之间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理和行为准则。

诸子之言:

子夏所说的四句话正好代表了对四种人伦关系的态度,也就是:夫妻之间,要重视人的贤德胜过重视人的美貌;对待父母,要竭尽所能去赡养;对待君主,要尽忠职守;与朋友交往,要言而守信。子夏认为,一个人只要把这四种人伦关系处理好了,他就等于已经学习过了。这说明子夏非常重视人伦间的道德规范。在《孟子·滕文公上》中,孟子对这种道德规范作出了更清晰的说明:“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陈子昂在《座右铭》中说:“事父尽孝敬,事君贵端贞。兄弟敦和睦,朋友笃信诚……白珪玷可灭,黄金诺不轻……言行既无择,存殁自扬名。”意思是侍奉父母要尽力孝敬,事奉国君贵在正直忠贞;兄弟之间要崇尚和睦,朋友之间要注重诚信……白玉上的斑点虽然可以磨灭,但是许下的诺言要一诺千金……言行都没有什么可以挑剔的,无论生死都可扬名了。

延伸思辨:不可轻易许诺

一个人重视承诺,说明他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但是前提是不能够轻易对他人许诺,尤其是朋友。我们不能够碍于面子,或者是在朋友的请求下便不顾实际情况以及自身的能力,违心地许下诺言。比如当朋友要求我们做的是不正当的事情,这时我们就应该义无反顾地拒绝,并制止朋友去做这件事情。这是对朋友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如果不谨慎考虑就轻许诺言,结果做不到,反而会伤害朋友的感情,与朋友之间产生隔阂。所以,只有不轻易许诺的人才能真正得到他人的尊重和信赖。

精彩典故:

卓恕不食言

卓恕,字公行,三国吴上虞人。他为人笃实讲信义,答应办的事就立即去办;与人约会,纵然遇到暴风疾雨、雷电冰雪,也都没有不如期到达的。

有一次,卓公行从建业回会稽(今浙江绍兴)探家,去向太傅诸葛恪告辞,诸葛恪问道:“你什么时候返回呢?”卓公行回答说:“某日当再来亲自拜见。”

到了那天,诸葛恪做东宴请一些宾客,不停地饮酒品菜,以便等候卓公行。当时,赴宴的宾客都以为,从会稽到建业相去千余里,路途之上又很难说不会遇到风波之险,怎么一定能如期到达呢?

不管众宾客怎么说,诸葛恪坚持要等卓公行,因为他了解卓公行,知道他是一个诚信君子,他说今天到就一定会到。不一会儿,卓公行果然到了。所有的人都很惊诧。

诚实守信,践诺履约,言必信,行必果,是中国社会的传统美德。做不到就不要随便说,说出过的话就一定要做到。我们都应该做一个像卓公行那样的笃实守信之人。

情同朱张

东汉的时候,河南南阳有两个人,一个叫朱辉,一个叫张堪。张堪很早就知道朱辉很讲信义,但是两个人原来并不认识,后来有机会到太学里边做了同学,因而两个人才熟悉起来。虽然是老乡,但来往并不是很密切。

两个人学业有成,要分手各自回家去的时候,张堪突然对朱辉讲:“我身体不好,今天我们俩分别在即,要各自回自己的家,我有一事相托。”当时朱辉听得摸不着头脑,愣愣地看着张堪问:“你要托我什么呢?”张堪就说:“假如我有一天因病死去了,请你务必照顾我的妻儿。”

当时他们身体都很好,朱辉也没把张堪说的话当回事,也没有做出什么承诺。但是他俩分手以后,果然张堪就英年早逝了,留下了妻子和儿子生活得非常艰难,朱辉听到这个消息以后就不断地给张堪的家里资助,年复一年地去关心他们。

朱辉的儿子非常不理解:“您过去和张堪没有什么交往啊,并且也不是深交,您怎么对他的家人如此关心呢?”朱辉回答他的儿子说:“过去我和张堪来往不是很密切,但是张堪在生前曾经将他的妻儿托付给我。他为什么托付给我,而不托付给别人呢?因为他信得过我,我怎么能够辜负这份信任呢。我当时没有说什么,其实我已经答应了,所以我要守信用,履行我对张堪的诺言。”

当代镜鉴:有所许诺,纤毫必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