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纪二,显王三十六年①,初,洛阳人苏秦说秦王以兼天下之术②,秦王不用其言,苏秦乃去。说燕文公曰③:“燕之所以不犯寇被甲兵者④,以赵之为蔽其南也⑤。且秦之攻燕也,战于千里之外,赵之攻燕也,战于百里之内。夫不忧百里之患而重千里之外⑥,计无过于此者⑦。愿大王与赵从亲⑧,天下为一,则燕国必无患矣。”
【注释】
①即公元前三三三年。
②苏秦:先与张仪师从鬼谷子,学成后游历各国,潦倒而归。一年后再出游说列国,受燕文公赏识,出使南北六国,建成合纵联盟,使秦十五年不敢出函谷关。说(音shuì):游说,说服。秦王:秦惠王。
③燕文公:燕有前后两个文公,前文公在春秋时期,在燕武公之后继位。后文公在战国时期,即苏秦所见文公。在燕后桓公之后继位,在位二十九年,至公元前三三三年去世,之后他的太子即位,为燕易王。
④犯寇:受到敌寇的侵犯。被甲兵:受到他国军队的攻击。
⑤蔽:掩护、遮蔽。
⑥忧:担心。重:看重,这里是说过分担心。
⑦计无过于此:计谋(不得当)没有超过这种想法的。
⑧从(音zòng):即纵,南北为纵,东西为横。纵亲,即南北方向上的两个国家结成联盟。
文公从之,资苏秦车马①,以说赵肃侯曰②:“当今之时,山东之建国莫强于赵③,秦之所害亦莫如赵。然而秦不敢举兵伐赵者,畏韩、魏之议其后也④。秦之攻韩、魏也,无有名山大川之限⑤,稍蚕食之,傅国都而止⑥。韩、魏不能支秦,必入臣于秦。秦无韩、魏之规⑦,则祸中于赵矣⑧。臣以天下地图案之⑨,诸侯之地,五倍于秦,料度诸侯之卒十倍于秦⑩。六国为一,并力西乡而攻秦(11),秦必破矣。夫衡人者(12),皆欲割诸侯之地以与秦,秦成则其身富荣(13),国被秦患而不与其忧,是以衡人日夜务以秦权恐愒诸侯(14),以求割地。故愿大王熟计之也!窃为大王计,莫如一韩、魏、齐、楚、燕、赵为从亲以畔秦(15),令天下之将相会于洹水之上(16),通质结盟(17),约曰:‘秦攻一国,五国各出锐师,或桡秦(18),或救之。有不如约者(19),五国共伐之!’诸侯从亲以摈秦(20),秦甲必不敢出于函谷以害山东矣。”肃侯大说,厚待苏秦,尊宠赐赉之(21),以约于诸侯。
【注释】
①资:资助。
②赵肃侯:赵成侯之子,公元前三四九年至前三二六年在位。
③山东:华山以东,这是与秦国相对而言。秦在华山以西,其东的六国,都是山东诸国。建国:所建立的诸侯国。莫强于赵:没有哪国比赵国强。
④议:谋,指韩、魏趁秦攻赵而在其后出兵攻秦。
⑤限:限隔。
⑥稍蚕食:指一点一点地逐步加以蚕食侵吞。傅:逼近。
⑦规:隔开。指秦把韩、魏征服之后,再来攻赵,中间就没有阻隔。
⑧祸中于赵:祸就落到赵国头上了。中,指击中。
⑨案:考察。
⑩料度:估算。
(11)并力:合力。西乡:西向。
(12)衡人:鼓吹连横的人。连横与合纵正相反,是由西向东把诸国联合起来,这是破坏合纵的办法。
(13)秦成:秦国成功。被秦患:受到秦国的攻击。不与其忧:秦不关心他国受攻的忧愁。
(14)务:努力、力求。权:权势。愒(音xiē):恐吓。
(15)一:联合为一。畔秦:反叛秦国。
(16)洹(音huán)水:今河南安阳河。
(17)通质:相互交换人质。
(18)桡(náo):阻挠。
(19)如约:守约。
(20)摈:摈斥,对抗。函谷:函谷关,位于河南灵宝北的王垛村,是长安与洛阳之间的交通要道,紧靠黄河边,关在谷中,深险如函,故称函谷关。说:同“悦”。
(21)赉(音lài):赐予。约:派人与各诸侯约定。
会秦使犀首伐魏①,大败其师四万余人,禽将龙贾②,取雕阴③,且欲东兵④。苏秦恐秦兵至赵而败从约⑤,念莫可使用于秦者⑥,乃激怒张仪⑦,入之于秦⑧。
【注释】
①会:正在此时。犀首:秦国将领。
②禽:擒。龙贾:魏国将领。
③雕阴:地名,在今陕西华阴东。
④东兵:向东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