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少年百科 - 电子书 - 正文*

孙子兵法-军争篇

  【注释】

  ①故三军可夺气:夺,此处作“失”解。气,指旺盛勇锐之士气。此句意谓可以挫伤三军旺盛勇锐之气,使之衰竭。

  ②将军可夺心:指可以设法动摇将帅的意志和决心。

  ③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归,止息。这里指士气衰竭。此句言士气变化的一般规律是:始时锐不可当,继而渐趋懈怠,最终完全衰竭。

  ④避其锐气,击其惰归:看到敌人士气锐盛则坚守以避之,待其惰归则出兵攻击。

  ⑤此治气者也:意为此乃掌握运用士气变化的通常规律。

  ⑥以治待乱:以严整有序之己对付混乱不整之敌。治,整治。待,对待、对付。

  ⑦以静待哗:言以沉着镇静之己对付轻躁喧动之敌。哗,鼓噪喧哗,指骚动不安。

  ⑧此治心者也:此乃掌握利用将帅心理的通常法则。

  ⑨此治力者也:此乃掌握运用军队战斗力的基本方法。

  ⑩无邀正正之旗:邀,遮留、阻截、截击。正正,严整的样子。此言勿发兵截击旗帜齐整之敌。

  (11)勿击堂堂之陈:陈,同“阵”。堂堂,壮大。此处言不要攻击阵容壮大、实力雄厚的敌人。

  (12)此治变者也:言此乃掌握机动应变的一般方法。

  【译文】

  对于敌人的军队,可以挫伤其士气;对于敌军的将帅,可以扰乱其心志。军队刚投入战斗时士气饱满,过了一段时间,士气就逐渐懈怠,到了最后,士气就完全衰竭了。所以善于用兵的人,总是先避开敌人初来时的锐气,等到敌人士气懈怠衰竭时再去打击他们,这是掌握运用军队士气的方法。用自己的严整来对付敌人的混乱,用自己的镇静来对付敌人的轻躁,这是掌握利用将帅心理的手段。用自己部队的接近战场来对付远道而来的敌人,用自己部队的安逸休整来对付疲于奔命的敌人,用自己部队的粮饷充足来对付饥饿不堪的敌人,这是把握军队战斗力的秘诀。不要去拦击旗帜整齐的敌人,不要去进攻阵容堂皇的敌人,这是掌握灵活机变的原则。

  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①,背丘勿逆②,佯北勿从③,锐卒勿攻④,饵兵勿食⑤,归师勿遏⑥,围师必阙⑦,穷寇勿迫⑧。此用兵之法也。

  【注释】

  ①高陵勿向:意为敌人如果占据了高地,我军就不要进攻。向,指仰攻。

  ②背丘勿逆:此言敌人如果背倚丘陵险阻,我们就不要去正面进攻。背,倚托的意思。逆,迎击。

  ③佯北勿从:言敌人若是伪装败退,我军就不要去追击。佯,伪装、假装。北,败逃、败走。从,追随、跟随。

  ④锐卒勿攻:意谓敌人的精锐部队,我军不要去攻击。

  ⑤饵兵勿食:此谓敌人若以小利作饵引诱我们,则不要去理睬敌人。饵,诱饵,以利相诱。

  ⑥归师勿遏:此言对于正在退回本国的敌军,不要去正面阻截敌人。遏,拦阻、阻截、截击。

  ⑦围师必阙:对敌进行包围作战,当留有缺口,避免使敌作困兽之斗。阙,同“缺”,缺口。

  ⑧穷寇勿迫:谓对陷入绝境之敌,不要加以逼迫,以免其做垂死挣扎。穷,困厄。

  【译文】

  所以用兵的法则是,敌人占领高地就不要去仰攻,敌人背靠高地就不要正面去迎击,敌人假装败退不要跟踪追击,敌人的精锐不要去攻击,敌人的诱兵不要予以理睬,对正在撤往本国途中的敌军不要拦截,包围敌人一定要虚留缺口,对于陷入绝境的敌人不要过分地逼迫。这些都是用兵的法则。

  【点评】

  本篇主要论述在通常情况下夺取制胜条件的基本规律,中心思想是如何趋利避害,保证军队在开进和接敌过程中争取先机之利,立于不败之地。

  与《九变篇》主要论述作战“变法”问题有所不同,《军争篇》集中讨论了军事行动中的“常法”问题。如军事后勤保障上的“常法”:“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作战指导上的“常法”:“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合为变。”发挥军队战斗力的“常法”:著名的“治气”、“治心”、“治力”、“治变”的“四治”理论。统一号令和严格战场纪律的“常法”:“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人之耳目也。人既专一,则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此用众之法也。”以及用兵制胜的“常法”,所谓的用兵八戒等等。以下我们就本篇一些重要军事观点作具体分析。

  (一)关于争夺先机之利问题的辨证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