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少年百科 - 电子书 - 正文*

孙子兵法-计篇

  (15)士卒孰练:哪一方的军队训练有素。练,娴熟。

  (16)赏罚孰明:哪一方的奖惩能做到公正无私。

  【译文】

  因此,要通过对敌我五个方面的分析,通过对双方七种情况的比较,来探求战争胜负的情势。一是政治,二是天时,三是地势,四是将才,五是制度。所谓政治,就是要让民众认同拥护君主的意愿,使得他们能够为君主而生,为君主而死,不惧怕危险。所谓天时,就是指昼夜晴晦、寒冷酷热、四时节候的变化。所谓地势,就是指征途的远近、地势的险峻或平坦、作战区域的开阔或狭窄、地形对于攻守的益处或弊害。所谓将才,就是说将帅要具备足智多谋、赏罚有信、爱抚部属、勇敢坚毅、严于律己等品质。所谓制度,就是指军队组织体制的建设,各级将吏的管理,军需物资的掌管。以上五个方面,身为将帅者不能不了解。充分了解这些情况就能打胜仗。不了解这些情况,就不能打胜仗。所以必须通过对双方七种情况的比较,来求得对战争情势的认识:哪一方君主政治清明?哪一方将帅更有才能?哪一方拥有天时地利?哪一方能够贯彻法令?哪一方武器装备精良?哪一方士卒训练有素?哪一方赏罚公正严明?我们根据这一切,就可以判断谁负谁胜。

  将听吾计①,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②。

  【注释】

  ①将听吾计:将,助动词,读作“江”,表示假设,意为假如、如果。本句意为:如果能听从、采纳我的计谋。十家注多作此解。又一说,“将”在这里当作名词解,读作“匠”,即将领。两说相较,当以前说为善。听,依从、遵从的意思。

  ②去之:去、离开。

  【译文】

  如果能听从我的计谋,指挥作战就一定会取胜,我就留下。假如不能听从我的计谋,指挥作战就必败无疑,我就告辞离去。

  计利以听①,乃为之势②,以佐其外③。势者,因利而制权④也。

  【注释】

  ①计利以听:计利、计算、衡量敌我双方的有利或不利条件。以,通“已”,已然、业已的意思。听,听从、采纳。

  ②乃为之势:意思是指造成一种积极有利的军事态势。乃,于是、就的意思。为,创造、造就。之,语助词,无义。势,态势。

  ③以佐其外:作为辅佐以争取战争的胜利。佐,辅佐、辅助。外,曹操注:“常法之外也。”

  ④因利而制权:意谓根据利害得失情况而灵活采取恰当的对策。因,根据、凭依。制,从、随从。这里是决定、采取的意思。权,本义是秤砣,用作动词,即掂量轻重,权衡利弊,此处引申为权变、灵活处置之意。

  【译文】

  在精心筹划的方略已被采纳的情况下,还要设法造成一种态势,用来辅佐战略计划的实现。所谓态势,即是依凭有利于己的条件,采取灵活机动的应变措施,以掌握战场上的主动权。

  兵者,诡道也①。故能而示之不能②,用而示之不用③,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④,利而诱之⑤,乱而取之⑥,实而备之⑦,强而避之,怒而挠之⑧,卑而骄之⑨,佚而劳之⑩,亲而离之(11)。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12),不可先传(13)也。

  【注释】

  ①兵者,诡道也:兵,用兵打仗。诡道,诡诈、谲变的行为或方式。诡,欺诈,诡诈。道,行为、方式、原则。

  ②能而示之不能:能,有能力,能够。示,显示、假装。言能战却装作不能战的样子。此句至“亲而离之”等十二条作战原则,即著名的“诡道十二法”。

  ③用而示之不用:实际要打,却假装不想打。用,用兵。

  ④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实际要进攻近处,却装作要进攻远处;实际要进攻远处,却显示要进攻近处,致使敌人无从防备。

  ⑤利而诱之:利,此处作动词用,贪利的意思。诱,引诱,诱使。意为敌人贪利,则用小利加以引诱,伺机进行打击。

  ⑥乱而取之:乱,混乱。取,乘机进攻,夺取胜利,一说指伏兵偷袭而败敌。

  ⑦实而备之:备,防备,防范。言对付实力雄厚之敌,须严加防备。

  ⑧怒而挠之:怒,容易生气、愤怒。挠,挑逗、扰乱、骚扰的意思。意谓敌人暴躁易怒,就设法挑逗激怒他们。又一说:敌人来势凶猛,当设法扼制其气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