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舜、禹,是天下的大圣人。他们以天下相禅让,这是天下大事。以天下大圣人的身份,做天下大事,在权力交接之际,叮咛告诫,也不外乎是“允执厥中”的原则。那么天下还有超过“中庸”的道理吗?从此以后,圣贤与圣贤之间相互传承,如成汤、文王、武王这些君主,以及皋陶、伊尹、傅说、周公、召公这样的臣子,都能用中庸之道传承道统,又比如我们孔夫子,即使不能身居高位,却因为继承了以往圣人开创的道统,开启后世学说,他的功德甚至远远超过尧、舜等人。
可在当时,能够亲自聆听教诲并深深领会其宗旨的人,只有颜回、曾参。其后由曾参继续传承,又出现了孔子的孙子子思,这时已经与孔圣相去甚远并且异端纷起。子思惧怕道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流失,于是推崇尧舜以来代代相传的深意,并用平时父亲、师傅所讲述的言论进行验证,相互参照推理,写成《中庸》一书,用以诏告后世学者。大概因为他的忧虑深沉,所以言辞恳切;他思虑深远,所以讲述详备。他所说的“天命率性”,指的是道心;他所说的“择善固执”,指的是精一;他所说的“君子时中”,指的是执中。时代不断往后推移,已有一千多年,而他的言论却没有发生改变,如同符节。遍观前代圣贤的书籍,能够做到提纲挈领、开启并展示深奥道理的,没有比《中庸》更加明白又详尽了。
从子思再往下传,到了孟子,孟子推广、阐明《中庸》一书,承续前代圣贤的道统,等孟子去世之后,中庸之道便渐渐被淹没并失传了。而我们道学的理论寄托,不外乎该书的语言文字之间,然而异端邪说日益猖炽,以至于老学和佛学的教徒无处不在,他们的言论看似有理,其实大大地扰乱了中庸的本质。然而还算幸运的是,《中庸》这本书还没有消失,所以程氏兄弟出来,对其进行细致地考证,从而延续了千年不传的脉络;能够有所依据,以此驳斥老、佛二家似是而非的谬论。
由此说来,子思的功劳应该是很大的,但若没有程氏兄弟,人们也不能读了他的文字进而把握他的思想。可惜啊!程氏兄弟阐述中庸之道的论说没有流传下来,而石氏所辑录的《中庸集解》,都不过是他学生的记录,所以尽管大义明晰,而微言却未能条分缕析。至于他门人所自创的学说,虽然极其详尽而且多有新见解,但也有一些违背师说而沉浸道家佛学的论调在。
我朱熹早年就曾经在长辈的教导下研读过这本书,并私下产生疑问,经过反复的沉思,也有多年的时间,有朝一日,恍然大悟,似乎对其中的宗旨有所体悟,然后才敢融合大家的言论,比较分析,选择当中比较适中的观点,编定成这篇《章句》,等待后世学者(加以指正)。与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对照石先生的《中庸集解》,删去其中繁琐杂乱的内容,定名为《中庸辑略》,并且将平时论辩取舍的言论记录下来,另编为《中庸或问》,附在书后。这样一来,该书的宗旨,支流分散、节目分解、脉络贯通、详略相承、大小并包。而且,凡是关于各家论说的异同得失,也都得以改曲为畅、触类旁通,且能各有旨趣。虽说对道统的传承不敢妄加议论,然而初学者或许能有所收获,这也是为那些行远路、登高峰的人提供一些助力而已。
淳熙己酉春三月戊申,新安朱熹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