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少年百科 - 电子书 - 正文*

中庸-第一章

  【导读】

《中庸》开篇即指出,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喜怒哀乐这些情欲,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它们在人的性情中没有表露出来,这时就叫做“中”。因为它们没有被表露出来,所以也就不存在有所偏向,这当然就是“中”了;如果它们被恰到好处地表露出来,能正好符合万物之理,有节度,就叫做“和”。“中”是天底下万事万物的根本,“和”是天底下万事万物所遵循的规律。如果我们能够将二者协调起来,和谐地加以运用,就是做到了“中和”。我们处理任何事物就不会有偏差,在生活、学习、工作中就会左右逢源、游刃有余,感到非常惬意。所以,“中庸之道”虽然是一个深奥的哲学范畴,但具体化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它却是一个平平常常的道理,对我们处理任何问题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从第二章到第十一章,均是《中庸》的作者引述孔子的话,以阐明第一章的意蕴,具体以舜之“智”、颜回之“仁”、子路之“勇”这三“达德”为事例。智、仁、勇这三种品德,是进入“中庸之道”的门径,三者缺一不可。智,是指舜那样的大智慧,而不是那种故作高深、诡秘行为以欺世盗名的小人之智;仁,是指颜回那种念念不忘“中庸之道”的忠心;勇,是指子路那种具有包容精神的德义之勇。只有将智、仁、勇这三种优秀的品质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一步步接近“中庸”这一为人处世的要道。

  天命①之谓性,率性②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③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④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⑤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⑥节⑦,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⑧也。致⑨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注释】

  ①天命:天赋。

  ②率性:遵循本性。率,遵循、按照。性,本性。

  ③须臾:片刻。

  ④乎:是“于”的意思。

  ⑤见:同“现(xiàn)”,显现。

  ⑥中(zhòng):符合。

  ⑦节:节度、法度。

  ⑧达道:通达的道理,即人们共同遵行的原则。

  ⑨致:达到。

  位:各在其位。

  【译文】

  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因此,品德高尚的人在别人看不见的时候也是谨慎的,在别人听不见的时候也是畏惧小心的。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容易显露,越是细微之处越是容易显现。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自己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更要谨慎小心。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常理、恰如其分,叫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