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重的生命(来自 112.21.144.*)于 2021-10-3 22:38:17
内容是好的,关于乡土的文字,落脚点就在于从特定的具象背后,对其赋予抽象的情感。感动我们的不是“稻田”“星空”“水塘”“烂泥”“黄鳝”“爷爷”或是“邻家的孩子”,而是这些单独叙述也许没有太多共情的对象,在故乡这样的环境下连缀起来发生的许多故事,文中的“我”也参与其中,文字的背后是“我”对这些对象的情感。
缺点:1.个别地方的叙写还是要更细致些。2.题目不甚恰当,我理解“我心归处是土地”,第一没有突出故土、故乡;第二文中没有突出“心”和“归处”,叙述多、抒情少,对课堂作文来说要学会在恰当的叙述、描写间隙“见缝插针”又“恰到好处”地加一两句议论抒情;关于“归处”,有来途才有归程,有此处才有彼处,如果一定要用归处,要把这个“归”落实出来,不论是情感上地归(需要加上心是如何归,这片土地的归在哪里)抑或是与在此处的对比,故土教会了我们什么,和故土相比,我是如何长大后奔波在外才懂得故土是“心灵皈依之处”的,都要落实出来。可以参考一些名家写的类似的散文,没有对比,如何体现这篇土地对我的哺育以及起到的情感寄托作用,土地上的人和事、物对“我”的意义又在哪里,都是要体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