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不知道你读没读过余华先生的《活着》,那本书当中的福贵被作者刻画的深刻,有血有肉,除了对小说情节的把握之外,还有语言和人称的把握。福贵和书中的“我”的视角的转换,来的恰到好处,好像是给读者一个喘息的机会一样。要是还没接触过这本书的话,推荐你去读一读,因为虽然余华老师写的是小说,但是你与他刻画出的都是一个饱经沧桑的角色,讲述的都是让人反思的故事。
读完之后回头一看,这竟是篇初中的文章,我很是惊讶。和同龄人比你已经很优秀了。不过,我觉得这篇文章的语言和构造是进步空间比较大的两个方面。语言上,像“往事一”,“往事二”这样的内容,若是你读别人的文章读到了这些,不知你会有何感想。个人来说,我感觉突然回到了高考语文里的阅读理解,问考生“请问这件事情说明了主人公何种性格”。这里如果处理的再细腻一点,比如说就像《活着》里面的人称转换一样,或许会让读者读起来更亲近一些,换句话说,拉近作者与读者的距离。结构上,个人觉得前面的铺垫可以再改一改,因为读完前面这一段的时候,我印象深刻的是文中的“我”与外公的对比,而不是外公本人。这个形象一开始树立的不是很直白,后面再读下去的时候冲击也就小了一点。
不过话说回来,优点也是很多的!能看出来你的确是用心写的这篇文章,你说描述的这个人物彰显出了各种特点,等等等等。前面说的也只是个人观点哈,若有冒犯还请见谅。加油!这只是众多篇你的大作中的一篇,坚持练习下去,你肯定会写出更完美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