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尸睡觉中(来自 60.182.105.*)于 2012-7-26 13:05:00
事实上,教育其本身是一种对人类社会新生个体进行适应人类社会的过程。无论是“教育”,“学习”亦或是教育或学习的“知识”本身皆是一种人类在自然中开辟出的,一种我们不得不为之惊叹乃至流泪的美好事物。但就如柏拉图的理想国中那些美好的“模型”,都是概念性的。中国的应试性教育也罢,外国的雏鹰教育也好,根本上而言都不完全符合“教育”这一概念的提出者的初衷。的确,也许它们都曾达到一定程度上的“成功”,但毕竟,它作为当下社会各制度之一,亦是为当下社会之稳定而服务。正所谓:“一花一世界”,社会的弊病可以从这附属品中体现,而这正因为它对之产生的影响,如此周作,恶性循环罢了。比如说:当下的知识使人痛心疾首的是所谓的“求高分”教育,为何这么多人都在感慨“高分低能”?何不是因为“教育”已经被扭曲了面孔?“老师带进门”是为了让学生体会到知识界的深与广,美与好,但试问:被压缩的知识,是不是就像一幅被压扁的美丽画卷,色彩重叠,反显得丑恶了呢?
任何一门适应被教育者的学科,学到深处自成才。但对于现今的“高素质教育”,只能聊表遗憾:教育出的孩子是适合应试教育的人才,但不一定是我们所需要的,能有勇气去改变社会的人才。因为在日复一日地接受扭曲的教育的环境下,他们要不表示厌恶,要么干脆放弃最初的梦想,苟且度日,而唯有少数(请注意,是少数!)才在这场战争中脱颖而出。我们可以说这样的少数有自己的执着,正是社会所需要的,但对于那些本可以做得更好的孩子呢?事在人为,竞争残酷,但若是现实没有将他们好好善待,请问让他们何去何从?再者,这么恶性循环一意孤行下去,那个少数的出现概率是多少?还有多少各色的人才们在这种“势利”的教育下错误的选择了“屈服”而不是“坚强”?
ALEXEA(来自 211.136.7.*)于 2012-7-7 10:11:00
读完我由衷地钦佩。
条理清晰层次清晰个别标点句构都是浮云。思想深刻成这样,给人许多启示呵,透彻地分析和曲尽其妙地表达“我宁可耗费半生的时间去打好基础,也不愿意付出十六年的时间在一天里忘记。”一个思考者,是不惜走着长路,走着这思考之路,反叛之路的。
这种文是需要一字一句去读的,否则根本不知道在讲什么,要啃,刚好今天特别耐心地啃了啃,大有裨益。我不多说,读者懂就好。
贝海拾沧 于 2012-7-7 15:14:00回复如下:
(奖给发言者 5 分)
这都能进精..A姐姐其实我很爱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