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少年百科 - 电子书 - 正文*

资治通鉴-毛德祖死守虎牢

  宋纪一,武帝永初三年①,冬,十月,魏军将发②,公卿集议于监国之前③,以先攻城与先略地。奚斤欲先攻城④,崔浩曰⑤:“南人长于守城,昔苻氏攻襄阳,经年不拔。今以大兵坐攻小城,若不时克,挫伤军势,敌得徐严而来⑥,我怠彼锐,此危道也。不如分军略地⑦,至淮为限,列置守宰,收敛租谷,则洛阳、滑台、虎牢更在军北⑧,绝望南救⑨,必沿河东走,不则为囿中之物,何忧其不获也!”公孙表固请攻城⑩,魏主从之。于是奚斤等帅步骑二万,济河,营于滑台之东。时司州刺史毛德祖戍虎牢(11)。奚斤等攻滑台,不拔,求益兵。魏主自将诸国兵五万余人南出天关,逾恒岭(12),为斤等声援。十一月,奚斤等急攻滑台,拔之。斤等进逼虎牢。毛德祖与战,屡破之。十二月,魏主南渡河,军于碻磝(13)。戊子(14),魏兵逼虎牢。己丑,诏南兗州刺史檀道济监征讨诸军事(15),与王仲德共救之(16)。

  【注释】

  ①武帝:南朝宋武帝刘裕。桓玄篡位时,刘裕与刘毅等勤王,消灭桓玄,后又攻灭刘毅、司马休之等,最终使晋恭帝禅让,建立南朝宋。永初三年即公元四二二年。

  ②魏:北魏,公元三八六年鲜卑人拓跋珪建立,又称拓跋魏、元魏。先定都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后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孝文帝迁都洛阳,进行汉化。

  ③监国:皇帝不在都城,太子代为执政。此指北魏明元帝拓跋嗣的太子拓跋焘,后为北魏太武帝。

  ④奚斤:本姓达奚,北魏将领。

  ⑤崔浩:字伯渊,曾仕北魏道武、明元、太武三帝。

  ⑥徐严:从容而严整地。

  ⑦略地:即掠地,指攻掠各地。

  ⑧滑台:地名,在今河南滑县东的黄河南岸,与碻磝、洛阳、虎牢为河南四镇,是南北作战时的军事要地。虎牢:虎牢关,又称汜水关,在今河南荥阳西北汜水镇境内,是洛阳东边门户和重要关隘,因周穆王在此设虎牢而得名。

  ⑨绝望南救:指所守地方在中原,中间被北魏军隔断,南方救兵来不了,因此绝望。

  ⑩公孙表:字玄元,北魏将领。

  (11)司州:西晋时以京师周围地区为司州,南朝在淮南地区设司州,刘宋初治所在悬瓠(今河南汝南),又称治平阳(今河南信阳)。刺史:官名,一州的长官。刺,指检核问事。毛德祖:南朝宋将领。

  (12)天关:地名,在今河北望都西北的太行山上。恒岭:即恒山,在今河北曲阳西北。

  (13)碻磝(音qiāo áo),古津渡、城名,在今山东茌平西南古黄河南岸,时为军争要地。

  (14)戊子:十二月二十日。

  (15)己丑:十二月二十一日。南兗州:西晋永嘉之乱,北方人大批南下,晋王朝把北方的州郡重设在南方,称侨置州郡,加“南”字以示区别。南兖州设在广陵(今江苏扬州),后移治京口(今江苏镇江)。檀道济:南朝宋将领,据说,三十六计由檀道济总结而成。

  (16)王仲德:王懿,字仲德,南朝宋将领。

  营阳王景平元年①,三月,魏奚斤、公孙表等共攻虎牢,魏主自邺遣兵助之。毛德祖于城内穴地入七丈②,分为六道,出魏围外。募敢死之士四百人,使参军范道基等帅之③,从穴中出,掩袭其后。魏军惊忧,斩首数百级,焚其攻具而还。魏兵虽退散,随复更合④,攻之益急。奚斤自虎牢将步骑三千,攻颍川太守李元德等于许昌⑤。毛德祖出兵与公孙表大战,从朝至晡⑥,杀魏兵数百。会奚斤自许昌还,合击德祖,大破之,亡甲士千余人,复婴城自守⑦。

  【注释】

  ①营阳王:南朝宋武帝刘裕死后,长子刘义符继位,史称少帝,嬉戏无度,徐羡之等人废掉少帝,称营阳王。景平元年即公元四二三年。景平,少帝刘义符的年号,共二年。

  ②穴地:挖地洞。

  ③参军:官名,诸王及将帅的幕僚。东汉末称“参某某军事”,谓参谋军事,简称参军。范道基:毛德祖的下属。

  ④随复更合:随着又重新会合。

  ⑤许昌:地名,本名许,曹魏文帝改名许昌,在今河南许昌。

  ⑥晡(音bū):申时,即午后三点至五点。

  ⑦婴城:环城而守。

下一页 第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