④操:掌握着。可致之势:可让吉祥物到来的权势。
⑤能致之资:能让吉祥物到来的资本。
⑥这二句说武帝品行高尚,恩惠丰厚,智慧高明,用心美好。
⑦谊主:谊即义,义主即行使正义的君主。
⑧天地未应:天与地对武帝没有感应。美祥莫至:美好的吉祥物都不到来。
⑨凡以:都是因为。
⑩从利:追随利益。
(11)走下:向低处流。
(12)这句说:不用教化当作堤坝来防备他们,就不能制止他们。
(13)大务:大事。
(14)太学:古代国家最高学校。国:国都。
(15)庠(音xiáng)序:古代设立在县以下的学校。
(16)这三句说:用仁逐渐感化民、用义磨砺民、用礼来节制民,摩即磨,谊即义。
(17)禁不犯:禁令不被违犯。
“圣王之继乱世也,扫除其迹而悉去之①,复修教化而崇起之②,教化已明,习俗已成,子孙循之,行五六百岁尚未败也。秦灭先圣之道,为苟且之治③,故立十四年而亡,其遗毒余烈至今未灭④,使习俗薄恶⑤,人民嚣顽⑥,抵冒殊扞⑦,熟烂如此之甚者也⑧。窃譬之:琴瑟不调,甚者必解而更张之⑨,乃可鼓也⑩;为政而不行,甚者必变而更化之,乃可理也(11)。故汉得天下以来,常欲治而至今不可善治者,失之于当更化而不更化也。
【注释】
①其迹:乱世帝王的种种做法与制度。悉:全部。去:废除。
②崇起:尊崇、兴起。之:指教化。
③苟且之治:眼光短浅的政治。
④余烈:剩余的影响。
⑤薄恶:人心淡薄恶劣。
⑥嚣顽:不守法度而且顽劣。
⑦抵冒:触犯冒犯法律。殊:不同,另行一套。扞(音hàn):抗拒。
⑧熟烂:败坏腐烂。
⑨甚者必解而更张之:严重的必须解开重新拉上琴弦。
⑩鼓:弹奏琴瑟。
(11)变而更化之:改变而重新加以变化。理:治理。
“夫不素养士而欲求贤①,譬犹不琢玉而求文采也。故养士之大者,莫大虖太学,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②。今以一郡一国之众对,亡应书者③,是王道往往而绝也。臣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数考问以尽其材④,则英俊宜可得矣⑤。今之郡守县令,民之师帅⑥,所使承流而宣化也⑦,故师帅不贤,则主德不宣,恩泽不流⑧。今吏既亡教训于下,或不承用主上之法⑨,暴虐百姓,与奸为市⑩,贫穷孤弱,冤苦失职,甚不称陛下之意。是以阴阳错缪,氛气充塞(11),群生寡遂(12),黎民未济(13),皆长吏不明使至于此也(14)!
【注释】
①素:平时。
②虖(音hū):乎。关:关系。本原:本源。
③对:回答。亡应书:无人用书中的道理来回答。
④数:多次。考问:考察、询问。
⑤英俊:泛指出众的人才。
⑥师帅:老师和率领者。
⑦承流而宣化:接受国家的旨意而向民众进行宣传教化。
⑧主德不宣:君主的德行不能广被人知。恩泽不流:君主的恩惠散布不到民众之间。
⑨这两句说:官吏既不能在基层进行教化,有时就不能执行帝王的法律。
⑩市:交易。指官吏与奸人勾结以交换利益。
(11)氛气:邪恶之气、灾异之气。
(12)寡:少。遂:完成、成就,指众生物的生命与成长。
(13)济:完成,成功。
(14)长吏:地方官吏。不明:为官昏庸,不知推行教化。
“臣闻众少成多,积小致巨,故圣人莫不以晻致明,以微致显①,是以尧发于诸侯②,舜兴虖深山③,非一日而显也,盖有渐以致之矣④。言出于己,不可塞也⑤,行发于身,不可掩也⑥。言行,治之大者,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故尽小者大,慎微者著⑦,积善在身,犹长日加益而人不知也⑧,积恶在身,犹火销膏而人不见也⑨,此唐、虞之所以得令名而桀、纣之可为悼惧者也⑩。
【注释】
①晻(音àn):暗。显:明。这是说从暗发展到明,从微贱发展到显赫。暗指不为人所知,明指广为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