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濛和刘惔各有所长,所以王恭认为祖父没必要去追赶刘惔。
七十九
袁彦伯为吏部郎①,子敬与郗嘉宾书曰②:“彦伯已入③,殊足顿兴往之气④。故知捶挞自难为人⑤,冀小却⑥,当复差耳⑦。”
【注释】
①袁彦伯:袁宏。
②子敬:王献之。
郗嘉宾:郗超。
③已入:指袁宏已进入吏部担任吏部郎。
④顿:顿挫,挫伤。
兴往之气:指锐意行事的气概。
⑤捶挞:指笞刑。
⑥小却:稍后,过些时候。
⑦差(chài瘥):同“瘥”,病愈,此指情况好转。
【评析】
自东汉开始,当郎官者一旦犯错,就要受笞刑,即用荆条或小竹板打臀、腿或背的刑罚。而吏部郎官很容易因过错而受笞刑。后来袁宏自吏部郎出为东阳郡守,终于得到解脱。
八十
王子猷、子敬兄弟共赏《高士传》人及赞①,子敬赏“井丹高洁②”,子猷云:“未若‘长卿慢世③’。”
【注释】 ①王子猷:王徽之。子敬:王献之。《高士传》:书名,嵇康撰,已佚。人及赞:指《高士传》中的人物传记及附于文后之赞语。②井丹:字大春,东汉扶风郿(今属陕西)人。以高洁著称。③长卿:司马相如,西汉成都(今属四川)人,辞赋大家。慢世:任性不拘礼法。
【评析】 王徽之、王献之兄弟一起欣赏《高士传》中的人物传记及赞语,王献之欣赏“井丹高洁”之赞,王徽之则认为“长卿慢世”更好。一则“高洁”,一则“慢世”,反映出兄弟俩不同的个性。
八十一
有人问袁侍中曰①:“殷仲堪何如韩康伯②?”答曰:“理义所得③,优劣乃复未辨④。然门庭萧寂⑤,居然有名士风流⑥,殷不及韩。”故殷作诔云⑦:“荆门昼掩⑧,闲庭晏然⑨。”
【注释】
①袁侍中:袁恪之,字元祖,东晋陈郡阳夏(jiǎ今河南太康)人。官至侍中。
②韩康伯:韩伯。
③理义:名理经义。
④乃复:竟,竟然。
⑤萧寂:冷落寂寞。
⑥居然:显然。风流:风度。
⑦诔(lěi垒):记叙死者生平以示哀悼的文字。
⑧荆门:用荆条编的门,状其简陋。
⑨晏然:平静的样子。
【评析】
殷仲堪为韩伯所作的诔文,着力赞赏了韩伯淡泊宁静的性情,而这正是魏晋士人所企慕的风度。
八十三
王珣疾,临困①,问王武冈曰②:“世论以我家领军比谁③?”武冈曰:“世以比王北中郎④。”东亭转卧向壁⑤,叹曰:“人固不可以无年⑥!”
【注释】
①困:病重。
②王武冈:王谧(mì密),字稚远,一作雅远。王导之孙,王劭之子。少有美誉,官至司徒。
③领军:指王洽,王珣之父,王导子,曾征拜领军,故称。
④王北中郎:王坦之,曾任北中郎将,故称。
⑤东亭:王珣。
⑥无年:无寿。
【评析】
王珣临终时尚念念难忘世人对父亲王洽的评论,当听到人们将其与王坦之相比时,竟面壁而叹。因为他认为父亲王洽的名望才德超过王坦之,只是年寿不永才会与王坦之相等。
八十六
桓玄为太傅,大会,朝臣毕集。坐裁竟①,问王桢之曰②:“我何如卿第七叔③?”于时宾客为之咽气④。王徐徐答曰:“亡叔是一时之标⑤,公是千载之英⑦。”一坐欣然⑥。
【注释】
①裁:通“才”,刚刚。
②王桢之:字公干,王徽之之子。历官侍中、大司马长史。
③第七叔:指王献之。
④咽气:屏住气,不敢出气,状紧张。
⑤标:楷模,典范。
⑥英:英杰。
⑦欣然:喜悦的样子。
【评析】
桓玄权柄在握,所以当他让王桢之评价自己和王献之时,宾客们都紧张得透不过气来。王桢之不慌不忙,作了得体的回答。所以满座宾客无不为之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