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一部家教名著《颜氏家训》,其中赫然写道:“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意思是说,品德高尚的人不为名利而生,不为名利而行。为国、为民、为事业做大事,淡泊名利,不计个人得失。只有目光短浅的人,才因小名小利而沾沾自喜,以追逐名利为生活的主要目的。同样,我们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宋应星在他的代表作《天工开物》序言中,也意味深长地写道:“此书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
可是,不求功名的宋应星在数百年间却赢得了世界性的荣誉,赢得了后世永久性的推崇。连知识渊博、独步后人的进化论大师达尔文都称宋应星为“东方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而恭敬不已。那么,宋应星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他在我国历史上做了哪些贡献呢?
宋应星,字长庚,生于明代万历十五年(公元1587年)。他才大学博,著作和研究领域涉及自然科学及人文科学的不同学科,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江西奉新县人,宋姓在当地是大姓,宋家是一个世代书香人家,曾祖宋景曾任南京吏、工、兵三部尚书,京师都察院左都御史等,为官清正,曾推行过“一条鞭法”的改革政策,而震撼朝野,对宋氏后代有很大影响。宋族后人代代读书,举人、秀才层出不穷。宋应星的祖父是宋景的第三子宋承庆,早逝,父亲宋国霖很小就成了孤儿,由其母亲顾氏及叔父宋和庆养育。宋应星兄弟姐妹六人,他为老三,与他的兄弟宋应鼎是同一个母亲魏氏所生。宋应星幼时与长兄宋应升同在家塾中就读。他聪明好学,“数岁能韵语”,有过目不忘的本领,深得老师及长辈的喜爱。后来,他与哥哥一起考入当地县学当庠生,熟读经史及诸子百家。他个性活泼,对枯燥乏味的八股文不感兴趣,喜欢音乐、作诗,常与同窗好友游山玩水,吟诗作赋,纵论天下。
课外,他还喜欢学习被当时读书人称为“旁门左道”的各种物件的制作技术。有一次,他和几个朋友到一个人家去做客。那人家里摆满了许多大小、形状、颜色、图案都不同的花瓶。宋应星立即对这些陶土制成的花瓶发生了兴趣,不断询问这些花瓶的制作方法。一些朋友却摇头对他说:“这些花瓶的制造方法,不过是雕虫小技罢了,不值得我们读书人学习。”宋应星却想:我们对这些日常生活用品,都不知道是怎么来的,这只说明自己的无知,怎么能简单地看作雕虫小技呢?我一定要把他们搞懂。于是,他开始留心做各种技艺资料的收集和记录。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宋应星与哥哥宋应升赴省城南昌参加乡试。在一万多名考生中,宋应星考取全省第三名举人,他的哥哥名列第六。奉新县只有他们兄弟俩中举,故时人称他们为“奉新二宋”。乡试的成功使宋氏弟兄受到鼓舞,当年秋便前往京师(今北京)应试,但第二年春发榜时,却名落孙山。他们兄弟俩特地去江西九江府白鹿洞书院跟名师学习,又参加了四次京师科举考试,但均告失败。
这时,宋应星已45岁,宋应升已54岁,他们宝贵的青壮年时间,就这样消磨在科举上面,从此他们绝了科举之念。虽然宋应星五次进京会试,均告失败,但这五次水陆兼程的万里跋涉,并不是一点意义没有。在这些长途旅行中,他们开阔自己的眼界,扩充了社会见闻。沿途他们经过江西、湖北、安徽、江苏、山东、河北等省的许多城市和乡村。沿途他们有机会在田间、作坊从劳动群众那里调查到不少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知识,为后来写作《天工开物》等书做了准备。没有这些经历,他就难于写出这些著作。
宋应星也在几次进京会试途中耳闻目睹了明末社会的现实情况,这些情况不容易在书本中了解到,只有到基层做细致的社会调查,才能真正观察和体验到。在他多次应试失败的惨痛教训中,宋应星体会到终生埋头书本而缺乏实际知识,是真正的不足为道。他终于下决心放弃科举,转向实学,钻研与国计民生有切实关系的科学技术,开始了他一生中的重要转折。
宋应星弟兄各自成家后就分居了,宋家的地产从此化整为零。几次万里征程,也花费了许多钱财,娶妻生子,家庭支出日渐增多,经济状况已经不如过去,宋应星感到整天在家闲居不是长久之计。因此,他决定在社会上谋求一项公职,再借此施展他研究实学的志愿。
崇祯八年(1635年),宋应星到分宜县任教谕,分宜县在奉新的西南,中间经过上高,不算太远。县学有20名学生,教谕则是个未入流的文职衙门中的下级官员。宋应星在分宜担任教谕的时候,类似于我们现在学校不坐班的教员,授课后的余闲时间较多,同时又能接触到一些图书资料,为他从事写作提供了条件。宋应星在这个职务上一直任教了四年,这四年中,宋应星充分利用了这段时间,根据以前的调查所得,再查找必要的参考文献,从事着极其紧张的著述工作。因为在会试途中,他行程数万里,曾做了广泛的社会调查,对南北各地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作了大量的详细的科学考察,搜集了丰富的资料。这是宋应星一生中的最重要阶段,他的主要著作都在此期间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