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少年百科 - 电子书 - 正文*

中华清廉故事-于成龙 苦节自厉,蜚声朝野

在中国吏治史上,清官廉吏总是让人们世代传颂,并留下千古美名。被康熙褒奖为“天下廉吏第一”的于成龙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于成龙的一生,是政绩卓著、奉公爱民的一生,是苦节自厉、甘守清贫的一生,他深得百姓爱戴和康熙帝赞誉,以“天下廉吏第一”蜚声朝野,名震天下。

于成龙从清王朝的基层提拔上来,历任知县、知州、知府、道员、按察使、布政使、巡抚和总督,加兵部尚书、大学士等职。在二十余年的宦海生涯中,一心为民,不畏权贵,戒奢崇俭,不沽名钓誉,并能深入群众,体恤民情。他少有大志,自幼过着耕读生活,受到较正规的儒家教育。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对年已四十四岁的于成龙来说是一次命运转机,他从副榜贡生被选授为广西罗城县令。罗城县地处融江、龙江之间,四周是深山密林,环境溽暑潮湿闷热,经常流行瘟疫;汉族与当地瑶、苗少数民族杂居,由于受统治者的挑拨,形成世仇,社会动荡不安。被收归清政府还不到两年的时间,第一任县令被杀,第二任县令上任未到一年就跑了,因此,无人愿意去那里做官。于成龙的亲朋好友也都劝他不要去赴任,而他却执意不肯。临行前,他在致友人的信中表明了自己的志向:“此行绝不以温饱为念,所自信者,‘天理良心’四字而已。”然后,变卖家产凑足一百两银子做路费,义无反顾地去罗城。一个已被朝廷任命的地方县级官员,竟自费长途跋涉千里赴任,这在今天已难以想象,而于成龙却正是这样毫无怨言地走上仕途。到达罗城后,于成龙才感到现实情况确实要比想象的差得多。县衙既没有朱门粉墙,也没有大殿高堂,甚至连个土墙都没有,只是一座用荆棘围起来的院落,大堂只有草房三间,中间用土堆成方台,上面铺了一块木板作为桌案,不知情的人还以为这是一个农家小院,而身为一县之长的于成龙每天就坐在这里处理公务,接待百姓,慰问疾苦。在困境中,同来的五名随从不久或死或逃,而他以坚强的毅力,扶病理事,迈开仕宦生涯的第一步。

罗城百废待举,首要在于安定社会,恢复生产。于是,于成龙采取“治乱世,用重典”的方法,建立保甲(一种军事制度),严惩缉获案犯,大张声势地“严禁盗贼”。境内初安后,他又约乡民练兵,准备讨伐经常扰害的“柳城西乡贼”。在强大的声势下,西乡贼魁俯首乞恩讲和。接着又在全县搞联防,从此,“邻盗”再不敢犯境。在消除内忧外患的同时,于成龙十分注意招募流民以恢复生产,他常常深入田间访问农事,奖勤劝惰。农闲时带领百姓修民宅、建学校、筑城墙。对迁入新居的农家,还亲为题写对联,以示鼓励。三年就使罗城摆脱了混乱,得到了治理,出现了百姓安居乐业的新气象。

于成龙一心想着百姓,尽力改变罗城贫穷面貌,而他自己却始终过着清苦生活。于成龙在罗城为官七年,住宅是三间破屋,没有厨房,只在案边设灶,晚上头枕钢刀而卧,以防野兽袭击。于成龙为百姓做了好事,百姓自然也爱戴他。当地百姓见他生活窘迫,便都来关心和接济他,一清早就有人来问他是否缺少柴米油盐,晚上又有人来问安。每次人们凑钱给他,他都笑着说:“我一个人何需许多,你们拿回去奉养父母,就等于我受了。”大家亲切地称呼他为“阿爷”,家中的婚丧嫁娶之事都愿意与他商量。有一次,于成龙的大儿子来罗城看望他,于成龙十分高兴,在吃饭的时候破天荒地买了一只鸭子。他对儿子说:“我们两个人,煮半只鸭子就足够了,剩下半只腌起来,留着过年再吃吧。”儿子知道他历来生活节俭,就同意了。当地老百姓听说了这件事,都四处相告,说:“于大人的大公子来了,阿爷生活清苦,我们大家凑钱给他带点东西回去吧。”于是,各家各户凑了许多钱送来。于成龙笑吟吟地说:“谢谢大家了。这里离我家有六千里地,一个人带这么多钱,多不方便啊!”于成龙一定要让大家把钱拿回去,百姓们十分感动,都伏在地上,泪流满面地呼喊他为“于青天”!于成龙的突出政绩受到两广布政使金光祖的重视,罗城被评为全省治理的榜样。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春,金光祖升本省巡抚,就地方施政征询于成龙的意见。对此,于成龙曾两次条陈,针对广西地方施政的各方面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看法。金光祖对他刮目相看,于是将于成龙事迹申报朝廷,经吏部考核,将他举为“卓异”。所谓卓异,即卓越,不同于众之意。清朝把它升格为一种国家级的荣誉,类似于今天的全国标兵。《清会典·吏部》:“卓异者,必按其事而书于册。”于成龙为官二十余年,三次获此殊荣。

下一页 第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