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少年百科 - 电子书 - 正文*

漫谈文艺创作

作家的表现能力和欣赏能力也是一物的两面,相辅相成的。很难想象,一个富有表现能力的作家却没有相应的欣赏力。说明白点,就是古今中外大概没有一个作家能写出优秀的作品而对于别人作品的优劣毫无辨别的能力。事实上,表现能力越强的作家,对于别人的作品常能发现人们所未发现的优点,也常能抉出人们所未觉察到的缺点。一个作家常常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而能深刻领会其构思、剪裁、塑造形象的妙处,并且每再读一遍会有新的心得,这就意味着他的欣赏力在一步一步提高;而欣赏力的步步提高又反过来会提高表现能力。如果这个作家重读自己的作品而发现从前没有觉察到的缺点,而能修改得使自己满意些,这就是表明了他的表现能力由于欣赏力的提高而也有所提高了。当然,这样的反复提高是没有止境的。而且对名著的欣赏也就是学习;从全书的结构、环境描写、人物形象等方面学习它的特点和艺术表现的新鲜的手法。但是学习不是模仿。学习是深刻领会了人家在表现手法上的特长以后,化为自己的血肉,而求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创造自己的新的比前更好的表现手法。这就要付出艰苦的劳动,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即观察、分析、综合、提炼生活素材的能力。

作品结构和对环境、人物的描写,是技巧方面近于技术性的问题。

结构指全篇的架子。既然是架子,总得前、后、上、下都是匀称的,平衡的,而且是有机性的。匀称指架子的局部美和整体美,换言之,即架子的整体和局部应当动静交错、疏密相间,看上去既浑然一气,而又有曲折。平衡指架子的各部分各有其独立性而不相妨碍,非但不相妨碍而且互相呼应,相得益彰。有机性指整个架子中的任何部分,不论大小,都是不可缺少的。少了任何一个,便损伤了整体美,好比自然界中的有机体,砍掉它的任何小部分,便使这有机体成为畸形的怪物。

环境指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这可称为大环境;又指书中人物活动的场所,这可称为小环境。无论大小,都服务于整个故事的发展或人物性格的发展,而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小环境的具体描写,如室内的装饰布置,应当尽可能表现主人公的性格、爱好和内心的活动。细心的读者会在《红楼梦》一些人物的室内摆设,看到描写环境的出色的例子。

人物的塑造,是作品的中心问题。一部作品的主题思想,不是由作者用抽象的说教的方式来表白,而必须是通过人物的活动,运用形象思维来表现,使读者从中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使读者的情绪跟着主人公在斗争中的胜利或挫折而或喜或忧,仿佛自己也是书中人,同他们的喜怒哀乐起着热烈的共鸣。作品中的人物不止一个,而作为全书的主角的,通常是一个。其他人物也应当是作品故事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人物。故事中所表现的阶级关系、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异常复杂的社会现实,决定了除主角而外,还必须有其他人物。这些人物也是作品的有机结构的不可缺少的部分,应当没有一个是可有可无的。这些人物在作品中都是独立的存在,也各有其个性;而且随故事的发展,也各有其性格发展的过程,各有其典型的意义。这样的次要人物,同“四人帮”所吹嘘的什么“陪衬”人物全无共同之处。从此也可以知道“四人帮”那一套“三字经”是完全违背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绝端荒谬的邪说,只是为了他们制造阴谋文艺而捏造出来的。

有些青年作者常常提出这样的问题:构思时出现于想象中的是人物在先而后由人物的活动产生故事呢,或者是先有故事而后配备人物,并给人物以作家认为应有的性格呢?等等。

我以为人物与故事在作家构思时是同时出现的。不能设想,人物形象会单独出现而不伴随着他的活动;如果有这样的情况,那么,这所谓人物只是概念的化身,而不是有血有肉的活人。至于先有故事而后配备人物,也是不可思议的。当然,这所谓先有故事而后配备人物,并不是说,作家在构思时创造的故事中没有人物。离开人物怎么会有故事?提问者的意思大概是指故事中的人物虽有活动,各就各位,然而性格不鲜明,有待作家自己以为这些人物应当有怎样的不同性格,然后塑造出来。应该说,这两个办法都是违背了创作原理的,更不用说,是违背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一马克思主义创作要求的。

对于技巧问题,还有相当普遍的错误的看法。一个是把文学作品技巧问题看成工农业方面的技术问题,一经传授,便可运用。另一个是以为文学作品的技巧问题是神秘的,作者不知其所以然而忽然“妙手偶得之”,没有规则可以寻求;甚或认为技巧是“生而有之”,有些作者写得很多,硬是不能“熟能成巧”,都因他没有这神秘的天赋。这两种错误看法,都是唯心主义的,必须屏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