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少年百科 - 电子书 - 正文*

漫谈文艺创作

毛主席关于深入到生活源泉中去的教导,强调五个“一切”,可知生活的广度是进入创作过程的十分重要的条件。

创 作 方 法

明确了世界观的决定性作用,以及文艺工作者生活的广度和深度的辩证关系以后,现在可以谈谈如何进行创作,即创作方法。

创作方法是作家从纷纭万象的社会生活进行观察、分析、提炼、综合,运用形象思维来反映生活、塑造艺术形象的原则和方法。创作方法受世界观的指导,但世界观不等于创作方法。

在阶级社会中,由于世界观的不同,统治阶级的文人在选择题材、塑造艺术形象时所用的创作方法,同劳动人民创造的民间文学所用的创作方法,会有差异。属于同一统治阶级的文人,世界观基本一致,但由于对文艺的观点和主张不同,也会采用不同的创作方法,产生了内容和形式以及风格完全不同的作品。这在历史上,被称为文艺的不同流派。

文艺史上最有影响的创作方法只有两家,即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此外还有不少主义,表面上各有特点,而且它们之间又互相争雄,但就其对生活的态度、对人类社会起什么作用而言,这些主义属于同一类型,可以总称之为形式主义。形式主义的文艺作品或则是剥削阶级及其帮闲们娱乐的工具,或则是为欺骗、麻醉劳动人民以求巩固剥削阶级的统治地位的,或则是按照作者的主观愿望,标新立异,哄动流俗,但除了一小撮的追随者,更无人欣赏的。这一切流派,其共同点是追求形式上的华丽幽雅(封建贵族以及其他剥削者所喜爱的华丽幽雅),怪诞诡奇(甚至以使人看不懂为超凡入圣),而完全忽视内容的思想性,甚至主张内容的无思想性。所以形式主义文艺流派必然没有生命力,只在一二国家中像新牌化妆品似的哄动一时,旋即消歇。

盛行于十七世纪欧洲的古典主义,就其提倡恪守某些僵化的艺术形式(如三一律之类)而言,也可以称为形式主义。当然,法国那时卓越的古典主义大师如拉辛、莫里哀,他们是关心世道人心的;反对当时的教权和皇权(但不反对资产阶级)。他们的作品是当时一般人能够理解和欣赏的。但是除了莫里哀为代表的一些作家具有唯物论的思想外,许多古典主义作家的重要思想基础却是十七世纪很有势力的一个哲学派别:唯理论。

唯理论认为理性是真正知识的惟一源泉,否认经验(感性知识)在认识过程中的必要性。他们不知道、也不肯相信经验是认识的第一阶段,就必然要把理性和经验分割,把概念和思维绝对化。唯理论者认为真理是直接由理性获得的,检验真理的标准,不是靠实践,而是看人们的概念是否清晰和明确。古典主义创作方法就是从上述的认识现实方法产生的。它把古希腊、罗马的作品作为典范。它所表现的社会现象大多是不真实的。它所塑造的人物,其性格固定不变,而且是由作者的理性加以理想化的。

了解历史上存在过的创作方法的源流,我们就不难看出,“四人帮”自己吹嘘为“创造性发明”的什么“三突出”、“三陪衬”一类的创作“规则”,可以说是从历史博物馆里偷来的古典主义的唾余:妄图强迫生动丰富的现实生活去服从某些人为的僵化的艺术框框。然而十七世纪的古典主义在当时还起了反对教权、反对皇权、反对中世纪哲学的历史的进步作用。古典主义大师们的一些优秀作品,在内容和形式上对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都有突破,至今对我们还有借鉴的作用。而“四人帮”却剽窃十七世纪古典主义的糟粕,改头换面,自己吹嘘为“创造性的发明”,那就是倒退,就是复辟。古典主义反对通过生活经验来认识社会现象,“四人帮”也从来不提倡作家须有广博的社会生活的经验,却搞什么“主题先行”,让作家闭门造车。古典主义提倡按照理性去塑造理想的完美的英雄形象,“四人帮”也鼓吹主要英雄人物必须“高、大、全”,从出场到结尾性格上毫无发展,是固定不变的全能人物。凡此种种,都是他们为了篡党夺权制造阴谋文学,而肆意违反毛主席关于创作方法的教导,篡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创造典型的精辟理论的。

我们知道,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源远流长。如果《诗经》里的《变风》、《变雅》可以说是现实主义的,那么,《离骚》可称为浪漫主义。一般评论家认为杜甫的作品主要是现实主义,而李白的作品则主要是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是作家们根据自己对社会现实(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观察、分析,而企图反映他认为是社会生活的客观真实。在这里,同时也表达了作家的愿望和政治倾向。浪漫主义的作家们却是根据他自己认为社会生活理应如何向前发展,在自己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运用幻想的手法,塑造不平凡环境中理想化的人物,从而表达他的理想、愿望和政治倾向。但现实主义作家所要反映的客观真实,是否符合于社会发展的规律,这就取决于作家的世界观。进步的世界观可以产生虽不能指导未来却能深刻地反映现实本质的作品。只有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才能产生既深刻地反映现实又指导正确的前进方向的作品。这样的现实主义,我们称之为革命的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的理想世界是空想的呢或是科学的呢,也取决于作家的世界观。欧洲十八世纪的浪漫主义作家从古代传说中汲取题材,以不平凡环境中的理想化的人物,寄托作家对社会现实的深恶痛恨,对他所塑造的反抗性和斗争性非常强烈的理想人物表示极度的尊敬,用气挟风雷、光彩照人的笔墨,使这理想人物的形象,激起观众、读者对于充满矛盾与不平的社会现实的反抗与斗争。作品所描写的人与事往往是古代传说,不是现实生活中所能有的,然而读者和观众的感受却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对丑恶的、不合理的社会现实的反抗和斗争。这是浪漫主义作品积极的一面,这样的作品被称为积极的浪漫主义。同时,也有取材于中世纪的田园生活而加以理想化的作品,但其作用却是引诱观众或读者沉迷于非现实的幻想,神游世外,逃避现实。这样的浪漫主义作品对生活起了消极的作用,所以被称为消极的浪漫主义。当然,作家之或为积极浪漫主义或为消极浪漫主义,都取决于他们的世界观。进步的世界观产生积极浪漫主义作品。然而如上所述,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理想虽然表达了作家的良好愿望,也激发了人们对未来、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但是这种理想终究是不科学的,是当时出现于欧洲的空想社会主义在文学上的反映。只有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才能使积极浪漫主义向前发展,脱离空想与非科学,使它的理想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这便是革命的浪漫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