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少年百科 - 电子书 - 正文*

我在你们的眼睛里确实是倒立的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在这个小眼儿和瞳孔之间放上一颗针,并且非常靠近瞳孔,这颗针就成了挡住光线的一个障碍物,并且在网膜上产生一个影子。如果针头本来朝下,那么影子也是针头朝下;如果针头本来朝上,那么影子也是针头朝上。不过,我们感觉到的也就是看到的,正好和这相反。

由此可见,这个实验告诉我们这样的事实:朝下的针头,在网膜上形成朝下的正影时,我们看起来才是朝上;当针头向左(或向右)移动,在网膜上形成向左(或向右)移动的正影时,我们看起来才是向右(或向左)移动。

无论是影也好,是像也好,网膜只知道受光与不受光。就网膜说,影和像没有区别。由此得出结论:在网膜上形成的正影和正像,反倒使我们有倒的感觉;反过来,网膜上的倒影和倒像,反倒使我们有正的感觉。也就是说,网膜上的影和像的上下左右和我们感到的也就是看到的完全相反。

现在我们进一步要问:网膜上的像既然是倒的,为什么我们竟能正确地认识客观存在的物体是正的呢?

事实上,我们认识物体,并不是直接认识它在网膜上所成的像,而是由这个像刺激网膜上的神经末梢,再由视神经把刺激传到脑子里,在脑子里形成一种感觉。网膜上造成倒像是一回事,脑子里形成正物的感觉是另一回事。这两件事并不矛盾,或者正是矛盾的统一。我们从出生以来,对于四周的东西就不断用眼看,用手摸,经过无数次手眼并用,反复地把视觉和触觉联系和统一起来,才得到倒像是正的物体的正确认识。这在我们学会说话以前,经过长期的反复的实践,养成了习惯,也就觉得自然的了。

这种习惯,如果你愿意的话,不是不可以改变的。一个好玩的美国人曾经做过这样一次实验。他给自己戴上一副特制的眼镜,使得物体落在眼睛网膜上的倒像变成正的。开始的时候他却感到所有的物体都颠倒了,走路、拿东西都很不方便;但是,他一直戴着这个眼镜。过了一段时期以后,由于手眼并用就又逐渐养成了新的习惯,不再感到物体是颠倒的了;随后他摘下了这副眼镜,反而又感到物体颠倒了。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不管网膜上成的是什么样的像,经过一段时期的手眼并用,我们是会得到一个符合客观事实的认识的。

手眼并用是婴儿的学习方法,也是我们认识客观事物的最重要、最科学的方法。不要丢了这个从婴儿时期就得到的学习方法。

(选自《科学广播》,1963年)

上一页 1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