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少年百科 - 电子书 - 正文*

下册/第三卷/第三部

“俄国神圣的古都!”他突然用气哼哼的语调把贝尼格森的话重复了一遍,以此戳穿这句话是多么虚伪。“大人,恕我直言,这个问题对俄国人来说毫无意义。(他把笨重的身体向前移了移)这个问题是不应该提的,这是一个毫无意义的问题。我请诸位先生来这里是要探讨军事问题。这个问题是:‘俄国只能靠军队拯救。冒着失去军队和莫斯科的危险去迎战,还是不战而放弃莫斯科,哪个更划算?我想知道的是你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他向后一抑,靠在了椅背上。)

辩论开始了。贝尼格森并不认为这局棋输定了。他虽然接受巴克莱等人的意见,认为不可能在菲利城下进行防御战,但他满怀俄罗斯的爱国主义和对莫斯科的热爱,建议在夜间把部队从右翼调到左翼,然后第二天攻击法军的右翼。这时意见产生了分歧。大家围绕着这个提议的利弊得失进行了争论。叶尔莫洛夫、多赫图罗夫和拉耶夫斯基同意贝尼格森的意见。这些将军们或许是觉得在放弃莫斯科前必须做出些牺牲,或许出于个人考虑,他们好像并不理解,这次会议已无法改变不可逆转的事态的进程,其实莫斯科已经被放弃了。其余的将军明白这一点,于是把莫斯科的问题撇到一边,只讨论部队应该朝哪个方向撤退。玛拉莎目不转睛地看着眼前发生的事,她对这次会议的意义做了不同的理解。她认为这是“老爷爷”和“长衣襟”之间的个人争斗,她把贝尼格森称为“长衣襟”。她看到,他们在说话时都怒气冲冲,她从心里是站在老爷爷一边的。她发现老爷爷在谈话当中对贝尼格森飞快地使了个调皮的眼色,随后让她很高兴的是,看见老爷爷对长衣襟说了什么,就把他制住了。贝尼格森突然面红耳赤,生气地在房间里走了一圈。让贝尼格森如此激动的话,是库图佐夫分析了对方所提建议,即他提出的夜间把部队从右翼调到左翼来进攻法军右翼的利和弊,平心静气地说出了自己的意见。

“诸位,”库图佐夫说:“我不敢苟同伯爵的计划。在离敌人很近的地方调动军队一般来说是很危险的,军事史也证实了这一观点。比如说……(库图佐夫好像陷入了沉思,在寻找例证,他用明亮而天真的目光注视着贝尼格森)就拿弗里德兰战役[814]来说吧,我想伯爵肯定记忆犹新,那……不完全成功,就是因为我军是在与敌军非常近的距离重新部署……”随后是一阵短暂的沉默,但大家都觉得好漫长。

辩论又开始了,但经常中断,大家再也无话可说了。

在一次这样的谈话间歇,库图佐夫重重地叹了口气,像是要说话。于是大家都朝他看去。

“好吧,诸位!那么就由我来承担后果吧[815]。”他说着,慢慢起身,向桌子走去。“诸位,我听了你们的意见,一些人会不同意我的观点。但我(他停了一下)凭皇上和祖国赋予我的权力宣布,我命令撤退。”

随后,将军们像葬礼结束那样,神情庄重、默默无语、小心翼翼地开始散去。

几个将军低声地、用与开会时说话完全不同的语调对总司令说了些什么。

家人早在等着玛拉莎去吃饭,这时她的两只光脚丫踩着火炕的高板床,屁股朝外小心地爬下来,她在将军们的腿中间左挤右挤,很快溜出门外。

库图佐夫让将军们离开之后,自己拄着桌子坐了很久,他还在想着那个可怕的问题:“是什么时候,究竟是什么时候决定放弃莫斯科的?这个问题是什么时候决定的?这是谁的过错?”

“这一点,这一点是我没料到的,”他对深夜进来找他的副官施奈德说,“这一点我没料到!这一点我没想到啊!”

“您该休息了,殿下。”施奈德说。

“绝对不行!他们得像土耳其人一样吃马肉,”库图佐夫没有搭施奈德的腔,他那肉鼓鼓的拳头捶着桌子,大声喊道:“他们也会有如此的下场,只要……”

当时,在放弃并烧毁莫斯科这个比军队不战而退更重要的事件中,拉斯托普钦采取的是与库图佐夫完全相反的做法,我们都认为他是这个事件的领导者。

放弃并烧毁莫斯科不可避免,就像波罗金诺会战后军队不战而退离莫斯科以外一样。

每个俄罗斯人,不必以逻辑推理为根据,仅凭我们和我们祖先内心的感情出发,就可以预料到所要发生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