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尘(来自 123.164.100.*)于 2013-6-23 12:46:34
作为续写,个人认为你应该透彻的了解原文的意思,续写时抓住主旨,而不是让人看的一头雾水,究竟是同情他,还是讽刺他。
14702441 于 2013-8-9 21:51:00回复如下:
(奖给发言者 分)
鲁迅先生在原文中的“我”是同情孔乙己的,但对他又是可笑的。同情的不是他一人,而且天底下千千万万被封建思想迫害的读书人。
笑,也是笑天底下千千万万被封建思想迫害的读书人。
孔乙己本来就是个纠结的人,他迂腐,但不失同情心,他也是小气、死要面子,却又做出偷鸡摸狗的事。
所以在这里不应下一个明确的定义。而且我结尾已经点睛了,本文总体还是对孔乙己的嘲讽略多
冬尽(来自 202.104.205.*)于 2013-6-22 14:56:08
“就是,上次在城隍庙见过他一次,蓬头垢面的。有人给他吃食,还说些什么君子固穷,什么不受嗟来之食。真是好笑。” 一语中的,突出了孔乙子虚伪的本性。但从另一方面说,即不从他是一个科举制度下受难者的身份去看,而从一个平凡人的角度去看,好像突出了他有骨气
14702441 于 2013-6-22 15:18:00回复如下:
(奖给发言者 分)
这就扯麻烦了,到底是“识时务者为俊杰”?还是“宁死不屈”?
你能弄的清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