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清茉莉香(来自 125.73.252.*)于 2007-1-29 21:16:00
哈哈,我遇到知音了!
写得比我还棒,真的.论起三国的风云人物我都把曹操放在第一个,没想到我的观点全被你列出来了,继续努力,我会关注你的! —— 清清茉莉香
QHPEK5959 于 2007-9-15 21:52:00回复如下:
(奖给发言者 3 分)
那很好,咱们两个共同努力吧
飘然逍遥(来自 222.85.126.*)于 2007-1-29 21:13:00
你文章中写到"曹操如果是个奸贼,那怎么能说他是“治世之能臣”呢?所以说,曹操还是忠于汉室的,曹操当初要冒着生命危险杀董卓,救活汉室;也是他,搬大兵救援汉献帝,大败李傕、郭汜、李乐三贼,匡扶汉室,并且他没有篡汉之心,只是称王罢了,他的“魏武帝”的名讳是他的儿子曹丕追封的"
1.治世之能辰说的是在安逸的年代,曹操是能臣,东汉末年吧,准确的说应该是乱世,不能表现他忠于汉室.
2曹操杀董卓,曹操只是顺应时代,曹操另力新君是人民的公敌,曹操只有打出清君侧的旗号才能获得政治上的绝对优势.
3.李傕、郭汜、李乐三贼,虽为曹操所杀,但是说曹操是为了匡扶汉室而为,则是有些不准确.更是为了他"协天子以令诸侯"做出铺垫.
4.说曹操没有篡汉之心,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只能说曹操不敢称帝,1是因为那时候刘公与仲谋尚未平定,称帝的话就等于把自己协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让给了那两个集团.2.是古代讲究以貌取人,历史上曹操这个人,那个相当的UGLY.这可以说是自身没有资本称帝.
不过作者的议论还是十分精彩的,我选择了收藏.
希望你继续努力.
QHPEK5959 于 2007-9-15 22:04:00回复如下:
(奖给发言者 5 分)
谢谢您的点评,我一定会改进的,非常感谢,我会继续努力,写出更好的作品的。不过,曹操最初的理想的确是因为荀彧的政治纲领所决定,曹操的政治纲领是:奉天子以令不臣,然而曹操的变化,是在赤壁之战以后才出现的。对于这点,我会在《重读三国四雄之一——重读曹操》来详细说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