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时间: 2013.7.21
调研地点:济南趵突泉公园
调研内容:济南地质情况及泉水多成因
调研对象:趵突泉主泉以及部分公园内的泉
调研方法:实地走访调查,查阅历年相关资料
调研人员:燕山学校初中部26级5班 衣诺
调研路线:K91路“趵突泉东门”下车
调研背景:趵突泉位于济南市中心区,趵突泉南路和泺源大街中段,南靠千佛山东临泉城广场,北望大明湖,面积158亩,是以泉为主的特色园林。该泉位居济南七十二名泉之首,被誉为“天下第一泉”,也是最早见于古代文献的济南名泉。趵突泉是泉城济南的象征与标志,与济南千佛山、大明湖并称为济南三大名胜。
人文历史: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载:“泉源上奋水涌若轮,突出雪涛数尺,声如隐雷。”金代诗人元好问描绘为“且向波间看玉塔”,元代著名画家、诗人赵孟頫比之为“平地涌出白玉壶”,清代诗人何绍基喻之为“万斛珠玑尽倒飞”,清朝刘鹗《老残游记》载:“三股大泉,从池底冒出,翻上水面有二三尺高”,《历城县志》中对趵突泉的描绘最为详尽:“平地泉源觱沸三窟突起雪涛数尺,声如隐雷,冬夏如一”。著名文学家蒲松龄则认为趵突泉是“海内之名泉第一,齐门之胜地无双”。
2002年,有专家根据河南安阳出土的甲骨文考证,趵突泉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上溯至我国的商代,长达3543年。趵突泉是古泺水之源,古时称“泺”,早在2600年前的编年史《春秋》上就有“鲁桓公会齐侯于泺”的记载。宋代曾巩任齐州知州时,在泉边建“泺源堂”,并写了一篇《齐州二堂记》,正式赋予泺水以“趵突泉”的名称。该泉亦有“槛泉”、“娥英水”、“温泉”、“瀑流水”、“三股水”等名。
调研近况:90年代末由于济南市的水文情况,趵突泉经常陷入季节性停喷的窘境,2001年时更是创下了停喷890天的历史纪录。泉水停喷从一个方面说明了当前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采取加大地下水的保护和放水保泉等措施后,自2003年9月以来,趵突泉已经基本上恢复了四季泉水不断的景象。后来,在2007年5至6月有一次断涌,不过,在济南7·18暴雨事件后,趵突泉再次恢复了四季泉水不断的景象。随着水位的上升,曾是济南八景之首的“趵突腾空”景象重新涌现,三窟迸发、喷涌而出的泉水腾空达到40厘米-50厘米。随着济南市保泉措施力度的加大以及2005年入夏以来降水的增多,济南趵突泉水位不断上涨。自7月以来,趵突泉水位开始回升,尤其是7月中旬开始,水位几乎每天都在升高。自此,泉城地下水位持续上升,趵突泉成功实现9周年不停喷。进入7月以来,泉城济南连续迎来数场降雨,各大名泉水位普遍上涨。趵突泉再现“泉源上奋、水涌若轮”的壮观景象,各地游客面对“趵突腾空”胜景,赞叹不已。
调研结果:
一、 济南泉水丰富的原因
济南是闻名的泉城,截止至2012年,共普查到泉眼645处,名泉275处,泉水普查工作已新发现泉水95处。济南是四面环山的城市,市区地势低。这里的山区是由岩石组成的,平原的泥土下面也隐伏着岩石山区的石灰岩由南向北倾斜,到了济南,正好被地下的岩浆岩截断。石灰岩内的孔隙、裂隙,能够储存和输送地下水。地下水聚集到济南,由于岩浆岩的阻拦,积聚的地下水便沿着泥土的缝隙向地表喷涌,形成了泉涌。
二、 今年泉水较往年丰富的原因
今年的泉水比往年的得多,便对济南的泉水进行了考察,考察的泉水以趵突泉为例:
年度
7月14日水位
2011
27.99米
2012
28.14米
2013
28.56米
经过实地考察和查阅资料得到了以下原因:
1.比往年雨水较多
趵突泉的补给水源主要为地下水,从7月19日1时开始覆盖山东的降雨,雨势仍有不断扩大的趋势,济南自动气象站已测知的最大降雨量达到了169.6毫米。由此7~8月给济南储存了充沛的地下水。7-8月本来就是雨季,在一年中降雨量最大,故在全年中7~8月泉水位也理应最高。
2.实施地下水回灌取得成就
2005年,济南市水利局,《济南市保泉综合技术研究》,对卧虎山二次放水回灌补源,遥测水位监测技术,济西抽水试验监测成果等作了全面系统论述。济南泉水的减少主要原因是大气降水量偏少及开采量过大。为了让泉水喷涌,必须保证泉水根本的地下水充足。反之,地下水充足泉水也必定喷涌。
3.“采外补内”措施
和”地下水回灌”相同目的,为了保证地下水,“采外补内”如下措施:在东郊、西郊新建水源地,减少地下水的开采;实施“引黄保泉”工程,减少地下水的使用,由黄河提供水源。
4.社会的环保行动
近年来,随着环保人士的逐渐增加,环境保护也初见成效。地下水和降雨量也会有所影响。“植树造林”,“节水保泉”等活动更为泉水水位的提高建下了有力的条件。除政府外,社会市民的支持合作十分重要。
调研感悟:
今年的泉水丰富也只可与近几年的泉水相比,随着人为大量开采地下水,气候变化等原因,近年的泉水在不断下降。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气候变化的影响,济南及周边地区春季变得干旱少雨,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进入90年代后,黄河春季经常断流,造成农业灌溉和城市用水困难。随着经济发展,济南地下水开采量日增,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日益尖锐。济南地势南高北低,呈漏斗状地形,群泉多汇集于漏斗底部,南部山区为其主要的水源涵养地,降水不足,使群泉得不到充足的地表降水补充。加之济南降水又有"少三年,丰三年"之说,因此出现群泉频频出现断流现象。
至今,济南的泉水与从前的泉水以没有可比性,对于趵突泉“平地泉源觱沸三窟突起雪涛数尺,声如隐雷,冬夏如一”和“波涛声震大明湖”的描述更是不复存在。
近日来,泉水环境的破坏程度也越来越明显,向泉眼中倒玻璃碎片、在泉水放入污染物等行为也越来越多。作为一名济南市市民,就应该爱护这来之不易的泉水,为了让济南恢复往昔的“家家流水,户户垂柳”而尽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