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的开头把镜头对准了呼兰河的街巷,以一组平凡而生动的画面,将严冬描写有些夸大,读之有轻松之感,也将我们带入了《呼兰河传》独有的叙事节奏。
从赶车的车夫,到卖豆腐的人,再到卖馒头的老头,然后就开始了介绍呼兰河是一座怎样的小城,从十字街到东、西二道街,街头巷尾,柴米油盐。庞大又近乎零散与琐碎的叙事占了大概十分之四的篇幅,却也真实地还原出了一个平凡而又有些寂寥的小城的一砖一瓦,一街一巷,不疾不缓的叙事,几乎要让人怀疑这不是一部小说,而是在听萧红回忆那过去的事,以及她的故乡。
小荷作文网 www.zww.cn 在文中关于跳大神,放河灯,野台子戏这些民俗描写时,始终带着一种压抑感,这种感觉可能来源一个个离我们的生活相去甚远的,真实存在过却又仅存于记忆里的场景吧,一样地闹哄哄,也一样地让人怀念。
镜头忽地一转,就对准了后园的祖父和我。
茅盾先生在序言里写道:“《呼兰河传》给我们看的萧红的童年是寂寞的。”,可细读之后,我却不这样认为,一个几岁的小孩能懂什么叫寂寞呢?有后花园中自由生长的一切,有堆满各种有趣的老物件等待着她去寻找的后房,有慈祥而犹有童心的祖父,或许在大人看来是寂寞的,但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这些已足以构成一个小世界。拔草,锄地,追蜻蜓,往祖父头上插玫瑰花,后园中两人简简单单的生活细节显得活泼可爱。
“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到天上去也没人管,蝴蝶随意的飞,一会儿从墙头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飞来一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这个。”简单而随意的几笔,就得以窥见“我”的无拘无束,如同与这后花园建立起一种紧密的联系。
后园的花开花落,带走了祖母。那些被祖母唠唠叨叨的老物件,那些陪祖父一起念过的诗,一并留在了记忆里,而“我”也在花谢花开中长大,直到祖父快抱不动了。
听闻萧红女士在写这本书时心境是寂寞的,那么我想这个部分肯定也足以使她含着笑与眼泪去回忆。我好像也读懂了她的心境,她写得那么用力,大概也因着回忆流了不少的泪吧,那流过的泪,一定也是她从回忆中汲取到的力量,最终化为了她笔下的温情。
渐渐长大,“我”也逐渐意识到,自家的院子是荒凉的。不仅是废砖头,打碎的大缸,铁犁头,更多的是人的荒凉。
漏粉的那一家,天天唱着歌,漏着粉,吃着屋顶长出的蘑菇,他们活得平凡而单调,那歌声像是贫瘠墙头上的花,越响亮,越是让人觉得寂寥。
被黄瓜藤爬满窗户的磨房里住着冯歪嘴子,也住着那只瘸腿的拉磨的小驴,他每天打梆子,拉胡琴,唱唱本,拉风车,以及推着独轮车去卖粘糕。不悲伤,不颓废,他大概算是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一个人了。
他的婚姻被左邻右舍所否定,那么多的闲言碎语,甚至恶意猜测,都没有压垮他,他仍是活得踏踏实实。
也是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呼兰河人的另一面,之前我一直觉得他们封建,麻木而又蛮横,可是当他们在宴席上争相让冯歪嘴子把吃的带给家里的孩子时,我又原谅了他们,虽然他们平凡,可他们的身上仍能找到人性的善良面。
从对祖父的好意“难为情”到后来的“严肃”,冯歪嘴子也真正地担起了父亲的责任。
命运在冯歪嘴子觉得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时,又给他开了一个玩笑,生下了第二个孩子,他的老婆就死了。
别人都臆断他完了,可当他看着长大了的儿子慢慢向他走来时,又把眼泪融化成温柔的笑意,是啊,他还有希望。从他的身上,我读懂了责任的意义,也懂得了,苦难并不可怕,只要活下去,一切才会看到希望。
回忆戛然而止,就这样,这个讲述了呼兰河街的爱与恨的故事也终于有了一个温情的结局。
温柔岁月,生老病死,每一个人的故事,都随着那一条沉默的河流,最终归于平静。
那年年枯荣的后园,多像我们心里的希望啊,生生不息,永不老去。
————献给萧红的《呼兰河传》—————————201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