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少年百科 - 电子书 - 正文*

大题小作法


  大题小作法,亦称大中取小法。它是与小题大作法相对的一种作文章法。所谓大题小作法,是对包容面广的题目和材料有意识缩小范围进行写作的方法。
  运用大题小作法,一要注意将包容面大的题目和材料缩小范围来写,即从某一个角度进行写作。如法国都德的《柏林之围》(五年制中学高中课本《语文》第四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从1870年普法战争中普军侵占巴黎的历史事件中取材,大题小作,仅写了儒夫上校的小孙女编造法军胜利战报的小故事,将这一历史事件写得惊心动魄。二要注意写好由大到小的巧妙过渡。省去过渡,直接写“小”,会有题大文小之弊;虽有过渡,但生硬跳跃,会给人突兀之感;唯有自然巧妙地过渡,文脉才会顺畅。例如《初中生活回忆》的过渡:
  “初中生活丰富多彩,塞满了记忆的长河,但最使我难忘的,要数这样一件事。
  “那是初二年级第一学期……”
  简短的开头,利落的转接,割舍了成串的记忆,着重截取其中的一件事。这样过渡,不仅文脉顺畅,而且容易往下写了。
  
  优秀例文
    
  习惯
  
  口头语也是一种习惯。在许多场合下,人们往往脱口而出。
  高三开始,班主任对我们说:“这学期由吴老师教你们数学,上课好好听,别开小差。”
  第一堂数学课,刚打上课铃,从门口横进一个“巴依”,戴着眼镜,镜片跟啤酒瓶底差不多,腆着大肚皮,裤带陷进去寸把,西装敞着,没扣上,大概也扣不上。随即便自我介绍:“我叫吴吉昌。”“哄!”大家都笑起来,谁都知道语文课本的那个吴吉昌,那个农民科学家。笑得他莫名其妙。毕竟是教数学的。吴老师上课真奇怪,很少讲概念,全跟我们讲例题。那次上课,一开始,就在黑板上抄了一道例题。啊!还挺难的。同学都苦思冥想起来,过了五分钟,只听见吴老师说:“简单!”于是左手叉腰,右手拿着粉笔在黑板上划了起来。嘴里不住地介绍解题的思路,片刻,整个解题过程就出现在黑板上。同学们豁然开朗,都慨叹道:“简单!”
  从此后,数学课上就经常听到“简单,简单”。随着一条条难题的“简单”,同学们学到了大量的解题技巧,我们班的数学水平也有很大的提高。
  有一次,我拿着一道较难的题目去问吴老师,他的一个“简单”脱口而出,于是乎就在草稿纸上写了给我看,我却看了半天也没有看懂,结果他急得满头大汗,我也急得满头大汗。胖子是怕暖的,又气又热。“你看!”他又细细地给我讲了一遍,我终于开了点窍。他看我还是不太懂,于是又讲解题思路,看着他满头大汗,我真恨自己笨。然而最后我终于懂了。“这道题目还不简单。”他得意洋洋。我也笑着说:“懂了就简单。”他大声说:“对,对,对!懂了就简单——简单!”他又拿起一道题目。
  有一次,上语文课,语文老师问:“吴吉昌有一句代表性的话是什么?”同学们大声说:“简单——!”(姜苏生)
  
  例文评析
  《习惯》是个大题目,可以写成记叙文,也可以写成议论文。写成记叙文,可写的内容也很多。作者从大中取小,大题小作。首先对“习惯”进行解释,指明本文所写的习惯是指人们在许多场合下,往往脱口而出的口头语。本文由“大”到“小”的过渡,既直接又简明。符合大题小作的要求。角度选好了,过渡也处理好了,以下便是正常作文了。
  本文紧扣数学老师的习惯口头语“简单”,通过写一堂数学课和一次解答习题,把一位精心育才,富有个性的老师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方兴)
  
  
  
  • 下一篇 宽题狭作法
  • 上一篇 剥笋脱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