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少年百科 - 电子书 - 正文*

中庸-第二十九章

  【导读】

上一章是就“为下不倍”立义,下一章是就“居上不骄”申发。作为最高统治者,有三种重要的事情要做,即“议礼、制度、考文”。所有的政策、措施都要信而有征,就是要取信于民,真正能够代表老百姓的利益,要得到理论上和实践上的论证。只有取信于民,代表老百姓的利益,才能得到最广泛的的支持和拥护;只有得到理论和实践的论证,才能有充分可行的依据。最高统治者既是政策、措施的制定者,也是道德规范的实行者,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国家形象的代表,都能成为世世代代的法度、准则。

  王天下有三重①焉,其寡过矣乎!上焉者②,虽善无征,无征不信,不信民弗从。下焉者③,虽善不尊,不尊不信,不信民弗从。

  【注释】

  ①三重:三件重要的事,即上章所说的仪礼、制度、考文。

  ②上焉者:古时夏、商的礼制。

  ③下焉者:当今处在下位的人。

  【译文】

  治理天下要做好订礼仪、制法度、考文字三件重要的事,那就会少有过失了吧!像夏、商时的礼制,虽然很好但没有验证,没有验证就不能使人信服,不能使人信服老百姓就不遵从。像身处下位的人制定礼制,虽然很好但地位不尊贵,地位不尊贵也不能令人信服,不能令人信服老百姓也不会遵从。

  故君子之道,本诸身,征①诸庶民,考诸三王②而不缪③,建诸天地而不悖,质④诸鬼神而无疑,百世以俟⑤圣人而不惑。质诸鬼神而无疑,知天也;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人也。是故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⑥,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为天下则。远之则有望,近之则不厌。《诗》曰⑦:“在彼无恶,在此无射⑧。庶几夙夜,以永终誉。”君子未有不如此而蚤⑨有誉于天下者也。

  【注释】

  ①征:验证。

  ②三王:指夏、商、周三代君主。

  ③缪:通“谬”,谬误。

  ④质:质询。

  ⑤俟(sì):待。

  ⑥道:通“导”,先导。

  ⑦《诗》曰:指《诗经·周颂·振鹭》篇。

  ⑧射(yì):厌倦。

  ⑨蚤:通“早”。

  【译文】

  所以,君子治理天下的原则:以自己德行为根本,并从老百姓那里得到验证,效法夏、商、周三代制度而没有违背的地方,建立于天地之间而没有悖谬,质证鬼神而没有疑问,等到千百年后圣人出现也不会产生疑惑。质证鬼神而没有疑问,是因为知道天理;等到千百年后圣人出现也不会产生疑惑,是因为知道人情。所以,君子的举动成为后世的先导,君子的行为成为后世的榜样,君子的言论成为后世的法则。距离君子远的人则有仰慕之情,距离君子近的人也没有厌倦之意。《诗经·周颂·振鹭》说:“在那里没有人怨恨,在这里没有人厌恶。希望日夜操劳,使众人永远赞誉。”君子没有不这样做而能早早在天下获得荣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