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少年百科 - 电子书 - 正文*

大学-《大学》与“修齐治平”之道

  《大学》和《中庸》原是“十三经”之一《礼记》中的两篇。从汉代开始,印度的佛教传入我国,到南北朝、隋唐时期,信仰佛教的人越来越多,对社会政治、经济等产生了不利影响。所以,唐代著名的学者韩愈为了反对佛教,提出了以《大学》为纲领的理论体系,用《大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抨击佛教只讲个人修身养性的处世原则。李翱也抬出《中庸》的学说,与佛教抗衡。他们开始把《大学》《中庸》提高到与“六经”同等的地位。

  到了宋代,由于当时理学学术思想的需要,《大学》《中庸》的“格物致知”、修齐治平及中和的处世原则进一步受到重视。程颐就说:“《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於今可见古人为学次第者,独赖此篇之存,而《论》《孟》次之。学者必由是而学焉,则庶乎其不差矣。”朱熹继承并大大发展了程颐的思想,首次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在一起称为“四书”,还倾注大半生的心血,作《四书章句集注》,直到垂暮之年,仍在改定《大学·诚意章句》。通过朱熹的努力,“四书”的经典地位逐步确立起来。从此以后,“四书”开始风行。

  元仁宗皇庆二年(1313年),“四书”更被官方定为科举考试的教材。明永乐年间,官修《四书大全》,并颁行天下,作为士子的标准读物。科举考试又以它为出题的依据,并以朱熹的《集注》为标准答案。清代的康熙、乾隆皇帝都曾亲自抬高“四书”的地位。

  从此以后,“四书”成为中国民间最普通的读本,深深影响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700多年的读书人。尤其是《大学》《中庸》提出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及以“至诚”为中心的一系列思想和原则,更成为古代知识分子处世的宗旨。

  关于《大学》的作者,按传统的说法是曾参。曾参,即曾子,字子與,春秋末期鲁国人,生于公元前505年(小孔子46岁),死于公元前436年。他和父亲曾点都是孔子的学生。曾参一生学习非常勤奋,致力于对孔子忠孝仁义的学习,尤其重视孝道。日常生活中,特别讲求对人进行“诚信”的品德教育。一次,其妻允诺儿子赶集回来后杀猪给他吃,但后来又舍不得杀,还说是与小孩闹得好玩。曾子知道后,狠狠训斥妻子道:“你这是教儿子欺骗人。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相信母亲,这怎么能教育好儿子呢!”说完,亲自杀猪以兑现诺言。(《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那什么是“大学”呢?朱熹说:“大学者,大人之学也。”(《四书章句集注》)在周代,贵族子弟从八岁开始进入小学学习,主要学一些基本的文化礼乐和射御武艺等。到了十五岁,就进入大学(古时称太学)学习,这时候学习的内容就深多了,主要是学习修身、治理社会的知识和培养处理政事的能力。所以,汉代的郑玄说:“大学者,以其记博可以为政也。”

  《大学》到底包括哪些内容呢?《大学》全书共十一章,分为“经”和“传”两个部分。第一章称为“经”,有205个字。按朱熹的说法,这一部分是“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所以处于神圣的“经”的地位。以下十章,则是“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有1546个字。所谓“传”,就是专门解释和生发“经”的含义。

  《大学》通篇大意,一言以蔽之,即阐释一种内圣外王之道,也就是修己治人之道。人们通常把《大学》所构建的道德修养体系,称为“三纲八目”。

  《大学》一开篇就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朱熹在注释中把这三者称为“大学之纲领”。三纲领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明明德”,就是人们通过后天的道德学习和修养,努力恢复人天生向善的本性,找回自我。“在亲民”,就是人们不仅要自己修养好道德品性,而且要把这种精神运用到社会群体之中,使天下万民都能够同心向善。“止于至善”,就是人们通过道德的学习和修养,达到一种理想的人格精神境界,也就是最高的道德目标。

  所谓“八条目”,就是为了实现“三纲领”的具体实践步骤。“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一般把这八个步骤分为两大方面,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为自我内在的修养功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外在的道德实践功夫。同时,又可以把“修身”看成是由内在修养过渡到外在实践的舟楫。“格物”,就是对自然外界进行研究的意思。“致知”,就是通过“格物”而获得对世界万事万物的认识。“诚意”,就是内心要诚实,不要自我欺骗,尤其是在没人监督的时候更要诚实。“正心”,就是要摈弃外界干扰和不良情绪的影响,使“心”能发挥辨知事物的功能,也就是要做到专心致志、集中精神。这四条,就是自我道德进修的阶梯。做好了这四条,也就达到了“修身”的目的。“齐家”,就是要管理好自己的家族和家庭,才能管理好整个社会;反过来说,不能治理好家庭,就不能治理好社会。“治国”“平天下”是儒家外在努力的最高目标。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常常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激励自己,这也是从“八条目”生发出来的。

下一页 第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