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曰:“五霸①者,三王②之罪人也。今之诸侯,五霸之罪人也。今之大夫,今之诸侯之罪人也。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入其疆,土地辟,田野治,养老尊贤,俊杰在位,则有庆③;庆以地。入其疆,土地荒芜,遗老失贤,掊克在位,则有让④。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⑤移之。是故天子讨而不伐,诸侯伐而不讨。五霸者,搂诸侯以伐诸侯者也。故曰: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五霸,桓公为盛。葵丘之会⑥,诸侯束牲载书而不歃血⑦。初命曰,诛不孝,无易树子,无以妾为妻。再命曰,尊贤育才,以彰有德。三命曰,敬老慈幼,无忘宾旅。四命曰,士无世官,官事无摄,取士必得⑧,无专杀大夫。五命曰,无曲防,无遏籴,无有封而不告⑨。曰: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今之诸侯皆犯此五禁,故曰:今之诸侯,五霸之罪人也。长君之恶其罪小,逢君之恶其罪大。今之大夫皆逢君之恶,故曰:今之大夫,今之诸侯之罪人也。”
【注释】①五霸:春秋时诸侯中的五个霸主,有几说,较通行的说法是齐桓、晋文、秦穆、宋襄、楚庄。
②三王:夏禹、商汤、周文王武王。
③庆:赏赐。
④掊(póu):聚敛、搜括民财;让:责罚。
⑤六师:军队。
⑥葵丘:春秋时属宋国,在今河南兰考、民权境内;公元前651年,齐桓公与宋、卫、郑、许、曹等诸侯会盟,史称“葵丘之会”。
⑦束牲:定盟时仅束缚牺牲而不杀;载书:将盟书加在牲口上;不歃(shà)血:立盟一般当歃血(用嘴微吸一点牲口血),当时齐桓公威信高,故不歃血进行盟誓。
⑧摄:兼任;得:得贤才。
⑨曲防:赵岐注为王法所不禁而曲意设防,朱熹则注为不得曲为堤防而壅泉激水以专小利,焦循从朱注;遏籴(dí):阻止受灾邻邦来买粮食;封:封赏;告:报告盟主。
【译文】孟子说:“五霸,是三王的罪人;现在的诸侯,是五霸的罪人;现在的大夫,是现在诸侯的罪人。天子到诸侯的国家去叫做巡狩,诸侯去朝见天子叫做述职。春天视察耕种而补助穷困户,秋天视察收割而周济缺粮户。进入某诸侯的疆界,如果土地开垦,农事井井有条,老人得到赡养,贤人受到尊敬,杰出人才任官职,就有奖赏;赏给土地。进入某诸侯的疆界,如果土地荒芜,老人被遗弃,贤人散在野,搜刮民财者任官职,就给予责罚。(诸侯)一次不朝见,便降低爵位,两次不朝见,便削减封地;三次不朝见,便派出军队进行讨伐。所以天子只声讨而不亲自征伐,诸侯只奉命征伐而声讨。五霸,是强拉着诸侯去攻伐诸侯,所以说,五霸是三王的罪人。五霸中,齐桓公是最强大的。在葵丘的盟会上,与诸侯们捆绑祭神的牲口,把盟书放在它的身上,(因相信诸侯不敢负约)而没有歃血。第一条盟约说:诛罚不孝者,不改立太子,不立妾为妻。第二条盟约说:尊敬贤人,培育人才,以此表彰有德者。第三条盟约说:尊敬老人,慈爱幼儿,不怠慢宾客、旅人。第四条盟约说:士人不世袭官职,公务不要兼代,选拔人才要任贤,不擅自杀戮大夫。第五条盟约说:不遍筑堤防,不阻止邻国来买粮食,不要有封赏而不报告。最后说:凡是参加盟会者,订立盟约后,恢复正常的友好邦交。现在的诸侯都违犯了这五条禁令,所以说,现在的诸侯,是五霸的罪人。助长君主的恶行,这罪还小一点;逢迎君主的恶行,这罪行就大了。现在的大夫都逢迎君主的恶行,所以说,现在的大夫,是现在诸侯的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