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1206),字廷秀,别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曾任太常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尚书左司郎中兼太子侍读、秘书监等。主张抗金,正直敢言。宁宗时,因奸相专权辞官居家,终忧愤而死。诗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名,称“南宋四家”,构思新巧,语言通俗明畅,自成一家,时称“诚斋体”。
【舟泊吴江】
江湖便是老生涯,佳处何妨且泊家。自汲松江桥下水,垂虹亭上试新茶。
【详解】
此诗描写渔家汲江水煮茶品茶。语言通俗,形象动人,富有生活气息。吴淞江水,唐张又新《煎茶水记》中,刘伯刍将其列为第六,是等级较高的煎茶好水。
【澹庵坐上观显上人分茶】
分茶何似煎茶好,煎茶不似分茶巧。蒸水老禅弄泉手,隆兴元春新玉爪。
二者相遭兔瓯面,怪怪奇奇真善幻。纷如擘絮行太空,影落寒江能万变。
银瓶首下仍尻高,注汤作字势嫖姚。不须更师屋漏法,只问此瓶当响答。
紫微仙人乌角巾,唤我起看清风生。京尘满袖思一洗,病眼生花得再明。
汉鼎难调要公理,策勋茗碗非公事。不如回施与寒儒,归续茶经传衲子。
【释义】
兔瓯,即“兔毫盏”。宋代茶色贵白,茶色白宜用黑盏,所以宋时流行绀黑瓷盏。其中釉表呈兔毫斑点的黑最属上品。
尻(kāo),脊骨末端。这里指瓶子的底部。
嫖(piāo)姚,勇武轻健貌。
屋漏法,唐陆羽称僧怀素写草书的笔法有古钗脚、屋漏痕之名。
紫微山人,指显上人。
乌角巾,隐士的帽。
汉鼎,指国之大计。
策勋,纪功于策。
茶经,即陆羽所著《茶经》。
衲子,僧徒的别称。
【详解】
此诗极写分茶之“巧”。分茶是宋代流行的一种烹茶方法,是点茶(即今之泡茶)中讲究技巧,带有艺术性质的一种茶艺。诗中“怪怪奇奇真善幻”、“纷如擘絮行太空,影落寒江能万变”、“注汤作字势嫖姚”、“不须更师屋漏法”等句,即证以宋人所撰《清异录》记载有一位叫福全的僧人“能注汤幻茶成一句诗,并点四瓯,共一绝句,泛于汤表”和陶谷《荈茗录》:“近世有下汤运匕,别施妙诀,使汤纹水沫成物象者,禽兽虫鱼花草之属,纤巧如画。但须臾即就散灭。”可见分茶能以技巧使汤面幻出字迹图形之类,故分茶又称“茶百戏”,真是茶道中的奇术!此诗即是描述这种分茶的技巧景况。
【过扬子江】
只有清霜冻太空,更无半点荻花风。天开云雾东南碧,日射波涛上下红。
千载英雄鸿去外,六朝形胜雪晴中。携瓶自汲江心水,要试煎茶第一功。
【释义】
扬子江,长江在江苏扬州以下的别称。
六朝,指以建康(今南京市)为都城的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偏安江左的朝代。
形胜,山川胜迹。 江心水,指镇江西北金山上的中泠泉,当时金山在长江中。
第一功,典出《史记·肖相国世家》,后用以指无汗马之劳,不战而夺得头功。宋人常用来咏茶之功效。
【详解】
此诗是作者自临安赴淮河迎接金国使者途中,自镇江过长江时所作。前半部分写江上秋景,第五、六句怀古。末二句写汲水煎茶,作者用“第一功”的典故,既是咏茶,又暗含了讽刺的意思。据陆游《入蜀记》,金山顶上有吞海亭,当时“每北使(金国使者)来聘,例延至此亭烹茶”。作者此行是迎接金国使者,过江见金山,自然想到吞海亭烹茶一事,因而说自己准备按照朝廷的规定,在吞海亭为金国使者烹茶尽礼,试试这个不战而“征服”敌人的“好”办法。
【以六一泉煮双井茶】
鹰爪新茶蟹眼汤,松风鸣雪兔毫霜。细参六一泉中味,故有涪翁句子香。
日铸建溪当退舍,落霞秋水梦还乡。何时归上滕王阁,自看风炉自煮尝。
【释义】
六一泉,安徽滁县西南七里有醉翁亭。亭旁有石泓,泉水甘如醍醐,莹如玻璃,又名玻璃泉。宋欧阳修为滁州太守时,得此泉,尝以煮茗。由于欧阳修晚年自称“六一居士”,故当地人改此泉名为“六一泉”。 双井茶,产于黄庭坚家乡分宁县(今江西修水)的名茶。
涪翁,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