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少年百科 - 电子书 - 正文*

建筑艺术篇-惠泽千年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李冰治水

说到都江堰,大家都不陌生,这一坐落于四川成都都江堰市的水利工程修建于大约公元前256年,并一直使用至今,它的建成将曾经水旱灾害十分严重的成都平原变为“天府之国”,更难能可贵的是,直到今天,都江堰这一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水利工程仍旧在发挥着调节水量的作用,并灌溉着成都平原上大片农田。都江堰是由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李冰是战国时期秦国杰出的水利工程专家。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富国强兵都大力发展经济,而兴修水利就是一项很重要的举措。许多国家在当时都搞了一些很有名的工程,也涌现出了一批著名的水利专家,其中最负盛名的就是李冰。有关他的生卒年月、家世故里、生平事迹等详情,由于史料的缺乏,如今已大都无从知晓。现在能见到的,只在《华阳国志·蜀志》与《水经注·江水》中略有记载。根据记载可知李冰在秦昭王时(公元前256-前251年)被任命为蜀郡太守。据说他“能知天文地理”,极有学识与才能。他到任以后所做的实事都与治水有关,如主持治理了沫水航道等。而他最大的功绩,就是主持修建都江堰,彻底治理了岷江的水患。

李冰在治水的过程中,排除了种种迷信的阻挠,坚决用科学的方法来治理水患。

古代蜀地非涝即旱,有“泽国”、“赤盆”之称。四川人民世世代代同洪水作斗争。秦惠文王九年(公元前316年),秦国吞并蜀国。秦为了将蜀地建成其重要基地,决定彻底治理岷江水患。同时派精通治水的李冰取代政治家张若任蜀守。

李冰上任后即治理了沫水(今青衣江),这是岷江的一条支流,发源于蒙山,因为江中有一个大礁离堆,加之江水流速漂疾,严重地影响了舟船的航行。李冰主持将离堆凿除后,使得航道畅通无阻,极大地方便了沫水上的航行。

至于岷江水患还有它特殊的地理因素,岷江出山脉,从成都平原西侧向南流去,对整个成都平原是地道的地上悬江,而且悬得十分厉害。成都平原的整个地势从岷江出山口玉垒山,向东南倾斜,坡度很大,都江堰距成都50多千米,而落差竟达273米。在古代每当岷江洪水泛滥,成都平原就是一片汪洋;一遇旱灾,又是赤地千里,颗粒无收。岷江水患长期祸及西川,鲸吞良田,侵扰民生,成为古蜀国生存发展的一大障碍。

李冰到蜀郡后,亲眼看到当地严重灾情:发源于成都平原北部岷山的岷江,沿江两岸山高谷深,水流湍急;到灌县附近,进入一马平川,水势浩大,往往冲决堤岸,泛滥成灾;从上游挟带来的大量泥沙也容易淤积在这里,抬高河床,加剧水患;特别是在灌县城西南面,有一座玉垒山,阻碍江水东流,每年夏秋洪水季节,常造成东旱西涝。李冰到任不久,便开始着手进行大规模的治水工作。

李冰和他的儿子二郎沿岷江岸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水情、地势等情况,制定了治理岷江的规划方案。为了使岷江的水能够东流,首先把玉垒山凿开了一个20米宽的口子,叫它“宝瓶口”。被分开的玉垒山的末端,状如大石堆,就是后人称作的“离堆”。此外,还采取了在江心中构筑分水堰的办法,把江水分做两支,逼使其中一支流进宝瓶口。

在修筑分水堰的过程中,李冰想到新的方法,让竹工编成长三丈、宽二尺的大竹笼,装满鹅卵石,然后一个一个地沉入江底,终于战胜了急流的江水,筑成了分水大堤。这个分水大堤前端开头犹如鱼头,所以取名叫“鱼嘴”。它迎向岷江上游,把汹涌而来的江水分成东西两股。西股的叫外江,是岷江的正流;东股的叫内江,是灌溉渠系的总干渠,渠首就是宝瓶口,流经宝瓶口再分成许多大小沟渠河道,组成一个纵横交错的扇形水网,灌溉成都平原的千里农田。分水堰两侧垒砌大卵石护堤,内江一侧的叫内金刚堤,外江一侧叫外金刚堤,也称“金堤”。分水堰建成以后,内江灌溉的成都平原就很少有水旱灾了。

为了进一步控制流入宝瓶口的水量,李冰在鱼嘴分水堤的尾部,又修建了分洪用的平水槽和“飞沙堰”溢洪道。飞沙堰也用竹笼装卵石堆筑,堰顶做到适宜的高度。这样,当内江水位过高的时候,洪水就经由平水槽漫过飞沙堰流入外江,以保障内江灌区免遭水淹。同时,由于漫过飞沙堰流入外江的水流的漩涡作用,有效地冲刷了泥沙在宝瓶口前后的沉积。

鱼嘴的分水量有一定的比例。春耕季节,内江水量大约占六成,外江水量大约占四成。洪水季节,内江超过灌溉所需的水量,由飞沙堰自行溢出。宝瓶口是节制内江水量的口门。为了控制内江流量,李冰父子做石人立在江中,作为观测水位的标尺,要求水位“竭不至足,盛不没肩”。

下一页 第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