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少年百科 - 电子书 - 正文*

建筑艺术篇-郑国渠与秦国的繁盛——浩大的水利工程

按照战国末年的度量换算,当时说郑国渠能够灌溉秦国40000余顷土地,换算到今天的单位,大约是28000余顷。有些学者认为这个数字不实,有夸张的嫌疑。他们按照今天泾水年均流量约50多立方米/秒来计算,算出来郑国渠最多只能灌溉田地万顷上下,那么当时所谓的40000顷又是从哪里来的呢?按说郑国因为欺骗,已经得罪秦国一次,理当是没有胆量再骗秦王的,如果他这个数据是真的,那么可能与以下两种情况有关。一是历史上的雨量多有起伏,不能以古律今。据科学文献记载,东周秦汉为我国气候的偏暖期,南方温湿气流北移,北方雨量增多。《史记》中有“渭川千亩竹”的记载,竹性喜温湿,也证明了秦汉时关中平原雨量比今为多。二是古今作物不同。古代关中主要作物为耗水量少、耐干旱的粟和黍,而唐以后以耗水量较多的小麦棉花等为主。秦汉时,以较多的水量来灌省水的作物,溉田面积当然会大大超过今天。

这项原本为了消耗秦国国力的渠道工程,反而大大增强了秦国的经济实力,加速了秦统一天下的进程。这条从泾水到洛水的灌溉工程,在设计和建造上充分利用了当地的河流和地势特点,有不少独创之处。第一,在渠系布置上,干渠设在渭北平原二级阶地的最高线上,从而使整个灌区都处于干渠控制之下,既能灌及全区,又形成全面的自流灌溉。这在当时的技术水平和生产条件之下,是件很了不起的事。第二,渠首位置选择在泾水流出群山进入渭北平原的峡口下游,这里河身较窄,引流无须筑过长的堤坝。另外,这里河床比较平坦,泾水流速减缓,部分粗沙因此沉积,可减少渠道淤积。第三,在引水渠南面修退水渠,可以把水渠里过剩的水泄到泾河中去。川泽结合,利用泾阳西北的湖泊池塘蓄泄多余渠水。第四,采用“横绝”技术,把沿渠小河截断,将其来水导入干渠之中。“横绝”带来的好处一方面是把“横绝”了的小河下游腾出来的土地(原小河河床)变成了可以耕种的良田。另一方面小河水注入郑国渠,增加了灌溉水源。

郑国渠的作用不仅仅在于它发挥灌溉效益的100余年,而且还在于首开了引泾灌溉之先河,对后世引泾灌溉发生着深远的影响。司马迁把郑国渠兴建的事迹记载在《史记》中,并将郑国渠与秦国兼并诸侯相联系,足见其对该水利工程评价之高。秦以后,历代继续在郑国渠的基础上完善水利设施,先后历经汉代的白公渠、唐代的三白渠、宋代的丰利渠、元代的王御史渠、明代的广惠渠和通济渠、清代的龙洞渠等渠道。

公元1929年陕西关中发生大旱,3年六料不收,饿殍遍野。引泾灌溉,急若燃眉。中国近代著名水利专家李仪祉先生临危受命,毅然决然地挑起在郑国渠遗址上修泾惠渠的千秋重任。在他本人的亲自主持下,此渠于公元1930年12月破土动工,数千民工辛劳苦干,历时近两年,终于修成了如今的泾惠渠。公元1932年6月放水灌田,可灌溉60万亩土地。

新中国成立以来,按照边运用、边改善、边发展的原则,对新老渠系进行了3次规模较大的改善调整与挖潜扩灌。2000多年后的今天,郑国渠仍然可以为人所用,可见工程之浩大、设计之合理、技术之先进、实效之显著。它在我国古代水利史上是少有的,也是世界水利史上所少有的。

上一页 1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