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少年百科 - 电子书 - 正文*

中华清廉故事-禹 公而忘私,三过家门而不入

四千多年前的上古尧、舜时代,出现过一次洪水泛滥的特大灾难,受灾地区很广,损失很大,情形非常严重。时值尧当政,即委任鲧作为治水总管,命他设法平定洪水,拯救灾民。可是鲧忙了九年,毫无成绩。原来他的治水方法主要是积土阻水,筑堤建坝。因为水势太猛,阻挡不了,所以终于失败。鲧因此被处死。

尧让位给舜以后,舜又命鲧的儿子禹继续治水。禹吸取并总结了父亲治水失败的教训,改用疏导的方法,依据山形地势和河流位置,全面规划水道,让水由小渠流入江河,由江河再流向大海。这样有计划地设计、施工治水工程,领导各地百姓同洪水搏斗,经过整整十三年,终于消除了洪水泛滥的灾祸,取得了成功。

在这十三年中,禹的工作是非常艰巨和辛苦的。许多地方他都到过,许多工程他都亲自参加。据说浙江的会稽山,就是因为禹在那里会聚计议过治水工程而得名。黄河的龙门、三门峡,都是禹领导开凿的。禹也疏导过长江的上游,在巫山,曾因施工失误,错开了一道峡谷,这“错开峡”,就成了现在四川巫山县的一个古迹。

禹继承了尧和舜的美德。尧俭朴,古书《韩非子》说他虽贵为部落联盟的大首领,却住在用参差不齐的茅草盖成的屋子里,喝的是野菜汤,吃的是粗米饭,身上穿的是粗麻布衣服,天气冷了加一件鹿皮挡挡风寒,使用的器皿不过是土碗土钵。舜宽厚,曾几次被继母和同父异母弟弟陷害,险遭命危之灾,都因贤惠而机智的妻子的巧设计策而逢凶化吉,但当他被大家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之后,却不计前仇,宽厚地对待了他的继母和弟弟,使得他的仇人都被感化向善了。禹以德化人,工作态度严肃认真,私人生活无暇顾及。禹因治水,经常住在低洼潮湿之地,得了关节炎,走路一颠一跛的,很是吃力。由于长年受风吹雨淋,在污泥脏水中滚打,他的手掌、脚底都长满了厚茧,指甲也磨坏了,皮肤晒得黝黑粗糙。《庄子·天下篇》用六个字描写禹治水的劳苦:“沐甚雨,栉疾风。”意思是暴雨洗头,大风梳发。虽是简短的六个字,描写得却很生动。

禹一直到三十岁都迟迟不结婚,过着单身的生活,为的是集中精力把洪水治好。后来在涂山(今浙江绍兴县西北)遇到一个名叫女娇的姑娘,心中很是爱慕,可是没有谈上几句话,就急急忙忙出发视察灾区去了。女娇也敬爱禹,天天盼望再见到他,好不容易盼来,草草结了婚,婚后才四天,禹又走了。后来,女娇被送到禹的老家安邑去住。但是,十三年中,禹很难回安邑。虽然因为工作关系,几次到过家乡,而且曾经三次经过自己的家门口,还听到孩子正在哇哇地哭,可是都因为任务要紧,没有工夫到家里去看看。他说:“时间宝贵啊!即使是短短的一寸光阴,也必须爱惜、争取、利用!”

禹治水是我国上古时代一件了不起的工程,成为我国古代人民力量和智慧的象征。一千多年后的春秋时代,鲁国昭公元年(公元前541年)时,当时的一个名叫刘定公的人还说:“美哉禹功,明德远矣。微禹,吾其鱼乎!”意思是说,禹的功劳实在太伟大了,他给后人的德惠影响深远。假如没有禹,我们早成为鱼虾了。史学家们还考证,在我国古老的铜器铭文里,也有关于禹治水的记载,说他是“平水土定九州的人”。

禹为百姓勇于吃苦,公而忘私的精神,受到了人们的称赞,“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也一代一代地流传下来。禹的清廉为民精神,永远被后人传颂着,成为我国人民优秀传统美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至今,在我国许多地方,都留下了关于禹的遗址。河南开封有“禹王台”,传说他曾在治水时住过这里;禹县有“禹王锁蛟井”,相传禹曾在此降服兴风作浪的蛟龙。浙江绍兴有“禹庙”和“大禹陵”,传说他晚年在此大会诸侯,在这里去世。此外,现在山西省的河津县还有“禹门口”、夏县有“禹王城”,相传禹曾在这些地方凿山治水等等。这些遗址,都说明了人们对这位上古时期治水英雄的怀念和尊敬。19世纪初的法国学者雷缪塞这样惊叹地说:大禹治理了两条大河,这两条大河的宽度以及流速相当于美洲那些大河的宽度与流速,大禹还把成百条小河流的水引入10万平方公里以上的广阔土地。这一壮举,使这位著名的汉学家称赞中国人是“一个一向培植和尊重知识的民族”。

禹的重大功绩不仅在于治理洪水,发展生产,使人民安居乐业,更重要的是结束了中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的社会组织形态,创造了“国家”这一新型的社会政治形态。在各诸侯的拥戴下,五十三岁的禹正式即王位,以安邑(今山西夏县)为都城,国号夏。夏禹王是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伟大历史人物。